一、背景意义
2017年4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亲自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促进青年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指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青年发展事业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二、主要内容
《规划》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确立14—35周岁的青年年龄范围,聚焦青年发展迫切需求和突出问题,提出青年发展十大领域和十大项目,明确建立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省市县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等机制,明确各级团委具体承担协调推动职责。
三、实施情况
《规划》突出政策导向,聚焦青年发展急难愁盼问题,帮助青年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就业创业、婚恋家庭、社会融入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总体看,中国青年发展水平整体优先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多项核心指标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均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其中,9个省级、112个市级、627个县级“十四五”规划首次设立青年发展专节(专章),全部省份、158个地市、530个县区编制本地区青年发展规划,省市县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全覆盖,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十四五”期间,《规划》持续纵深实施,项目载体进一步拓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推动45个城市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超过187个城市主动探索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4个省份在全域一体推动;13个省份扩大开展省级试点。与此同时,99个县区开展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