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 团中央书记讲话 -> 正文
 
秦宜智同志在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
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3年8月27日)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13年10月16日
 
 

  2.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回归家庭。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要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未成年人和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时护送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应加强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要及时查找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帮助其回归家庭。对暂时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应通过救助保护机构照料、社会福利机构代养、家庭寄养等方式予以妥善安置。要防止本地未成年人因贫困、家庭暴力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原因外出流浪。

  3. 让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走出心理阴影。完善服刑在教人员入监、入所信息统计制度,增加其未成年子女信息内容,及时通报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安置帮教组织。要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确定帮教联系人,在保护隐私前提下定期保持电话联系或进行家庭走访,及时掌握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失学、监护人缺失等家庭重大变故情况,向乡镇(街道)政府报告,同时向服刑在教人员所在监所通报。针对服刑在教人员子女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突出问题,要建立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导,共青团、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及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心理干预队伍,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要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探视和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帮助巩固完善亲子关系。要为有需求的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

  四、做好试点做法推广中的基础性工作

  1.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数据汇总和共享机制。摸清底数、动态监测是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基层站所的作用,利用各地网格化管理平台对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排查摸底,在户籍、计生、劳保等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互通互享、底数完备、动态更新的重点青少年管理台账和信息平台。在青少年聚集、条件成熟的社区和网格中探索建立社区青少年事务服务站点,直接面向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个案的联系服务。

  2.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地方性配套法规。严格执行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坚决打击拐卖、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依法处理引诱、教唆、组织操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专门程序,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落实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和程序。推动各级人大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3.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加强制度规则意识教育,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养成形成对制度规则的尊重,进而培养法制意识;要注重对爱的教育,从强化爱亲人、爱周围人的教育着手,进而延伸到培养形成爱人民的情感;要强化法制底线教育,反对唯利益化,反对暴力倾向和邪恶倾向。在教育途径方面,要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强调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为子女作表率。教育子女要从小事做起,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向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积极探索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扮演、社会体验、成长辅导、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等社会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在教育方法方面,要符合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规律,青春期前可以采取正面灌输,青春期和之后强调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紧密贴近青少年生活,积极运用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实效;把情感、时尚、艺术元素引入教育活动当中,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的参与积极性。

  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级团组织要在综治委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党政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明确要求团的工作要延伸到青年最需要的地方,要求团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作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把工作延伸到那些有困难、需帮扶的青少年群体,发挥组织优势,协调党政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少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广大团干部要心系青少年特别是那些有困难、需帮扶的青少年,带着真挚的感情与他们交朋友、心连心,倾听他们想什么、要什么,在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中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

  我就讲这几点意见。接下来训秋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会后,各级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和训秋同志讲话要求,共同努力把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2013年10月15日印发)

 
 
 相关新闻
 
秦宜智同志在团中央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2013/10/14
秦宜智、贺军科同志在全国青联十一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3/10/14
秦宜智同志在全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3/07/26
秦宜智同志在共青团十七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2013/07/08
秦宜智同志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06/06
 
 志愿者
 
 
 热点专题
 
文明上网 共建和谐
共青团组织火速增援舟曲灾区
·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 2022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
· 冬奥青科普
· 温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来
 
 
大图.jpg
 
read_image.jpg
湖南宁远县“返家...
read_image.jpg
安徽含山县“青益...
read_image.jpg
移风易俗 十岁不办
read_image.jpg
北京:禁毒宣传主...
read_image.jpg
新时代·青年说
read_image.jpg
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_1922@163.com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0020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