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持和扩大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新格局中的影响力
2008年,中央文明委印发了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形成了积极发展的新格局,标志着在党的事业的总体格局中,志愿服务被摆到了一个新的重要位置。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在新格局下更好地凸显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影响力和作用。实现这样的目标,需在四个方面着力。
(一)打响品牌。团中央书记处和陆昊同志高度重视品牌建设。陆昊同志多次要求“在若干青年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持续开展好志愿者工作,力争形成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支持‘两个全体青年’工作目标的实现”。品牌是分层次的。从全国的层面看,如果我们不形成全国层面的品牌,地方很难联动,这是共青团打品牌的重要经验。从目前情况看,各地普遍认为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待于整合成全团的品牌项目。综合考虑党政关切、社会关注、青年易参与、具有普遍性和一定工作基础等因素,我们准备将关爱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志愿服务进行整合,与西部计划等作为在全国层面的品牌项目。
1.启动实施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好未成年人工作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各级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志愿者关爱未成年人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创造了一些工作模式,但还存在参与面不够广泛、机制不够健全、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农民工子女有7000多万,其中随父母进入城市的约1400多万,留在农村的约5800多万。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考虑将志愿服务项目聚焦在这一需要特殊帮助的群体。关爱农民工子女,我们先从志愿服务的角度做起来。要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模式、服务方式、志愿者的动力、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城市怎么干,农村怎么干,需求上有什么差异,要认真研究。团中央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指导意见,拿出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实施。这里我想强调三点:一要明确项目的定位,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全团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广泛持续开展的品牌项目。二要集中精力推进,各级团组织要摸清需求,认真谋划,整合资源,全力推进。三要形成声势,全团上下一盘棋,加强联动,共同把这个品牌项目打响。
2.全面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要合理确定实施规模。实施西部计划的生命力在于需求。要根据中西部地区的需要来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保持合理的实施规模。二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团中央将以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为依托,加大政策统筹和落实力度。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三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重心下移、责任分解、工作联动,着力加强对志愿者的流程化、人性化、绩效化管理和服务。四要服务全团中心工作。认真总结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发挥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活跃基层团的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服务工作纳入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切实加强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管理和服务,着力解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另外,将“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工作并入西部计划,作为子项目统筹实施。
关于新疆双语教学专项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强调要将“双语”教学作为维护新疆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长远大计抓紧抓好。今年,中央还要专门召开新疆工作会议。我们也希望将这项工作作为共青团支持新疆建设、培养锻炼青年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点和探索,有一定工作基础,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考虑将这项工作仍作为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具体工作由全国项目办指导新疆及兵团项目办承担,各对口招募省(区、市)项目办积极支持。另外,新疆及兵团党委、政府很重视这个项目,目前,新疆及兵团团委提出的盘子也较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保证招募计划更有操作性、针对性、可行性,确保招募和后续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会议结束后,要及时向省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扎实做好招募调查与招募指标可行性研究等相关工作,按时将省级项目办的意见反馈上来,确保今年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开好局、起好步。
3.深入推进海外青年志愿者工作。围绕中央外交外援工作大局,坚持“巩固非洲、联动东盟、深化拉美、联系欧美”的派遣原则,切实做好援外青年志愿者工作。要注重精神引领,始终把志愿者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放在首位,引导志愿者在服务中树立文明友好形象。要坚持按需招募,根据“受援国需要、志愿者能为”的原则,由商务部驻外经商处负责协调受援国提出志愿者岗位需求,团中央采取“一个承办省(区、市)对应一个受援国”的方式负责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派遣。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建立领导协调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管理激励机制等,不断完善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办法,落实保障措施,使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工作当中。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团组织要服务好我们全团品牌的建设,力量要往这个方面集中。同时,结合实际,打造自己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二)服务重大任务。即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灾害等的志愿服务,共青团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可以产生广泛的影响。去年底,党中央书记处专门对进一步发挥好青年志愿者作用,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重大任务尽管有阶段性、局部性、区域性、突发性,但党政关心、社会关注。关注,就会放大,青年志愿者有所作为,志愿者的作用和影响就会被放大,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围绕重大任务开展志愿服务对于保持和扩大青年志愿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近日,团中央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要求专门作出了部署,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宣传世博和亚运知识、倡导文明风尚、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志愿服务。各地要高度重视,以主题活动开展为抓手,充分体现青年志愿者参与和服务世博会、亚运会的作用和形象。
要精心组织好世博会、亚运会青年志愿者工作。以上海团组织、广东团组织为主,全团支持配合,承担世博会、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省市团委要开展好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工作;要突出共青团特色,展示共青团形象,以注册青年志愿者和团员青年为主体,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世博会期间开展“我的城市我奉献——‘靓角落’青年志愿者活动”全国统一行动,在集中行动日6月5日形成活动高潮。
(三)强化宣传。强化宣传,是扩大青年志愿者影响力的基本手段。要把弘扬志愿精神贯穿于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弘扬志愿精神是通过思想引领、文化熏陶使之不断内化为人的内在需求的过程。在工作中,一要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喜好的时尚、时代感强的新媒体作用,进行深层次、立体化宣传。通过志愿者歌曲传唱、风采展示、故事征集等方式,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引领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二要体现和共青团的关系。注重凸显共青团在活动中的作用,将活动开展与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有机结合。三要培育志愿文化。加强对国内外志愿服务规律的认识、运用,丰富志愿精神的内涵,加强典型宣传,贴近青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避免形式化和假大空。
(四)形成合力。只有形成合力,才会产生影响力。一是注重形成上下合力。按照团组织的层级,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一致推动。坚持行业联动,充分发挥部门、单位和行业、系统优势,实现横向整合、资源互补。二是注重形成内外合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青年志愿者工作纳入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有关工作的整体规划。善于抓住志愿服务事业新格局带来的机遇,进一步争取党政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发挥好青年志愿者的独特作用。充分吸收借鉴和利用各有关方面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资源和力量。三是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发挥共青团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合力推进青年志愿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