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浙江省委积极探索基层团建
近年来,团浙江省委着眼于推动基层团组织实现整体活跃,积极探索基层团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动员方式、联系途径和工作保障。
一、适应青年流向和分布的变化,探索灵活多样的区域建团方式。针对浙江小商品交易市场发达、大量团员青年在市场集聚的现状,依靠市场管理机构在市场交易区建团。针对团员青年在不同行业(产业)转移和集聚加快的特点,按照行业联建、动态覆盖的原则,开展行业(产业)建团。适应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迅速发展的趋势,依托园区管委会建立园区团组织,加强对园区内企业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针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不断兴起的形势,把团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楼宇内的各个企业。针对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的实际,依托外来青年集中居住公寓,建立外来人员团组织,覆盖分布在各个中小企业中的广大外来团员。各地团组织还主动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合作,探索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流动团员的有效服务和动态管理。
二、以团员青年为本,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基层团内民主运行机制。一是探索开展乡镇(街道)团委班子直接选举。鼓励基层团的委员会的产生由团代会选举试行由团员大会直接选举,进一步拓宽候选人推荐提名的渠道,形成了基层乡镇(街道)党委直接推荐提名、团员自荐、县域范围统一调配、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目前全省通过直选方式产生团委书记的乡镇(街道)达106个。二是推进团支部(总支)民主选举。目前全省由团员大会直接推荐选举产生的团支部(总支)约50%。三是积极探索实行团代表常任制。即团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团代表的资格持续有效,听取和审议团的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征集代表的工作建议案,对团委班子成员进行信任度测评,监督团内工作决策的落实情况。目前全省有20个县(市、区)探索实行这一制度。四是广泛开展团员青年民主恳谈。组织团员青年围绕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决策、重大活动开展民主恳谈,并以团组织的名义向党委政府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五是广泛推行团务公开。定期公布工作计划、工作制度、评先选优、团费收缴以及经费使用情况,保障团员青年的知情权。
三、着眼于开放互联,探索形成区域一体的基层团工作格局。一是推动区域内团组织开展联动与协作。各地团组织积极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探索在区域内团的组织之间成立各类共建组织,通过轮值等方式,实现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发挥区域内各类先进团组织的龙头作用,实现对其它团组织的组织带动、活动带动、队伍带动和阵地带动。在不同区域内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组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开展活动。二是统筹协调区域团的主要功能。按照职责承担与权限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积极探索对县域范围内团的主要功能的行使方式,发挥县本级在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中的领导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同一层级不同区域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定位和职能侧重点。
四、强化机制保障,探索基层党建带团建的有效形式。一是深化党团组织同步建设机制。根据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确定团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各地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一同研究、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努力把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二是完善推优入党机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年轻党员发展难的实际,争取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在农村尝试村(居)团组织向党组织“推优入党”的同时,同步向乡镇(街道)团委推荐,经考察审核后,将优秀团员上报乡镇(街道)党委,党委考察合格后以建议名单的形式反馈给所在村(居)党组织。三是建立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和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契机,同步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基层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团的教育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和志愿者兼职担任行政村团干部,不断充实基层团的工作力量。
(团浙江省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