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内蒙古自治区“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序进行,全区47所高校的500支重点服务队,近20万名大学生,满怀激情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热潮中。2013年,团区委将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全区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沙漠、走进山区、走进草原、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亲身贴近群众的实践中提升成才报国的使命感和积极性。


【边防实践】7月5日至12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北疆边防实践志愿服务团深入满洲里国门,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乐同感受,亲身体验军营生活。队员们编班入队,一切行动听从哨声指挥,早上六点起床,然后一整天训练,晚上九点半睡觉,每晚必有夜间巡逻,《学习雷锋好榜样》是每顿饭前必唱的歌曲。队员们与边防官兵一起训练、巡逻、吃饭、谈心、整理内务等。印象最深刻的是雨夜巡逻,穿着雨衣、拿着警棍、手电筒等工具,跟随巡逻官兵,来回在国门的入口及边境沿线巡逻,队员们实地感受了风雨无阻坚守国门的艰辛,领悟到边防官兵们日夜巡逻守护着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短短的军旅生活,让队员们对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入心入脑,朝夕相处的日子,让队员和官兵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绿色支农】7月14日至20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壕村净土农业果蔬种植基地,开展“农民享受科技服务,学子收获人生财富”主题实践服务活动。队员们与村民同吃住、同劳动,围绕果蔬种植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测土配方、常见病虫防治、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等进行实践服务。同时,还向当地村民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中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议。7月24日至8月4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走访农牧民家庭、体验农村生活、进行生产劳动、为旅游景区做讲解员等。队员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受到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医疗帮扶】7月16日至22日,内蒙古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博士服务团赴阿拉善左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博士服务团由中医、蒙医、心内科、儿科、妇科、外科、消化内科等15名专家、博士组成,服务团带着治病救人的优良作风,带着价值4万多元的药品,走向沙漠、走进边远农牧区,深入基层为农牧民义诊、送医送药、开展医疗宣讲、国家课题调研等,服务团先后在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南田社区服务中心、巴润别立镇中心卫生院先后义诊700多人次,开展健康讲座和学术讲座3场,医疗宣讲1场,开展问卷调查200多份。

【摄影实践】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联合会与内蒙古东联控股集团联合组建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摄影服务团,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开展“幸福内蒙古·记录家乡美”——《映像东联》大学生摄影邀请赛。带着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群对摄影抱有浓烈爱好的大学生聚集到一起,他们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走进内蒙古悠久的历史长河,聚焦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用镜头对准历史发展痕迹,记录下祖国、家乡及养育他们草原的美好画面和文化特色,用爱心、用作品抒写对祖国、家乡和摄影的热爱,为实现“我的中国梦·幸福内蒙古”这一远大志向提供了真实依据。大赛实地拍摄场地设在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景区、东联影视动漫城和苏泊罕大草原。

【教育帮扶】7月18日至25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前往清水河县窑沟小学进行教育帮扶。经过4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服务队抵达窑沟小学,服务队员为小学生进行了语文、数学、体育、美术、舞蹈等课程教学。队员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备课方案和教学方法,通过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心理引导等教学方法,把知识传递给可爱的小学生。课间,队员们还为小学生佩戴红领巾、发放学习工具及食品等。队员们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提升自我价值。

【红色支教】7月1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26人来到武川县第二中学。学院党委书记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加强本院与武川县二中的沟通与交流,做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有效对接,并代表学院向武川第二中学赠送了6台测量仪器。服务队还参观了得胜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缅怀英烈,重温入团誓词。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年轻一代,一定要居安思危,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发挥好团员青年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先锋模范作用。

【综合实践】7月22日,集宁师范学院由40名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玻璃忽镜乡三号行政村谢家村开展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利平、赵海忠亲自随队指导,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部分团总支书记随队服务。服务队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分组进入全村58户村民家中,开展基层宣讲、调研实践服务,主要是党的十八大精神、“我的中国梦”、国家民生政策、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宣讲、解读及落实情况调研,发放宣传资料和基层群众生活诉求问卷调查,组织村党员干部召开座谈会等。二是开展基层环保、卫生、科普实践服务,宣传日常节能环保知识及卫生常识、向每户村民赠送日常卫生用品、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三是开展基层摄影实践服务,组织学生用镜头记录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对准60岁老人的幸福生活,展现内蒙古发展成就。队员们通过帮助老人整理发型、服装等,精心为老人拍幸福照。服务队所到之处受村民的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老人们纷纷聚在一起,拉家常,畅谈生活点滴,畅想以后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