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起,笔者作为团中央第三批驻点干部,派驻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工作。期间,实地调研走访了开鲁县10个镇、27个村,8所学校,5家企业,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座谈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114人次,一对一访谈基层团干部31人、团员青年63人。并赴临近的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库伦旗、科左中旗进行了为期9天的工作交流和调研。
调研中,通过普遍了解和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基层团组织执行力是影响基层团组织网络对广大青年有效覆盖和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全面激发基层团干部的工作动力,是提升基层团组织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激发基层团干部工作动力、提升基层团组织执行力的必要性
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量和力度,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能力和程度。对个体来说,执行力体现在具体办事上;对组织来说,执行力体现在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对于共青团组织来说,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政治目标,执行力体现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项职能的有效履行上。具体到基层团组织,体现在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上。当前,基层团组织的执行力更具体为领会贯彻党的要求和全团统一部署、推进全团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的意愿、能力和韧劲等方面。从这一角度出发,基层团组织的执行力就成为影响基层团组织网络对广大青年有效覆盖和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
在执行力各要素中,意愿是前提,能力是保证,程度是衡量标准。据此,基层团组织执行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得以实现。一是明确任务应完成到的具体程度,即具体有形的目标。二是通过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完善基层团干部的能力机构。三是激发基层团干部的工作动力,强化其努力干好工作的意愿。就各要素的属性而言,能力和程度属于客观性要素,意愿属于主观性要素。在能力和程度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意愿强烈与否就成为影响执行力的关键变量。目前,“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是明确的,团的各个领域、各个战线抓基层工作的细化目标也是明确的,团干部的学习培训方面同样在扎实推进。相比较而言,如何激发基层团干部工作动力是相对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