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沟镇地处仙桃市中南部,距离仙桃城区15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个渔场。全镇总人口77955人,其中青年人数32858人,团员人数4250人。张沟镇团委现有委员7人,分别来自机关、农村总支、村级、企业、学校等,平均年龄26岁。镇团委书记由党委班子成员中最年轻的委员——宣传委员李燕子兼任,并配备了一名选调生杨逆担任专职团委副书记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镇团委下辖10个团总支,50个团支部,共配备专、兼职团干62名。
一、丰富活动内容和方式,活跃基层团的工作
张沟镇青年分布主要有七大块:学校就读、本市各企业就业、外省市务工、本地农村从事各类种养殖业、机关事业单位就职、第三产业就业、从事个体经营。除外出务工占3成外,多数青年选择了留在本地企业务工和在家从事各类种养殖业。当地青年有三大需求:求知、求富、求美,对文化生活向往、对科技知识渴求,参与热情高;有创业致富欲望、缺乏致富信息和技术;追求环境美、行为美,改变家乡脏、乱、差面貌的心情急迫。
目前,张沟镇团委主要通过开展活动团结青年、凝聚青年。一是开展青年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镇财政所、国税分局、二中等优秀青年集体。二是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植树节、雷锋日、重阳节等契机,组织团员青年进行志愿服务。三是针对青年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举办各类庆祝表演,举行青年歌手大赛,进行“爱我张沟、美我张沟、建我张沟”的主题演讲比赛、篮球赛等。四是加强企业青年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青年职工技术比武等活动。位于张沟的金士达医用卫材公司青年职工文化活动丰富,使得该公司团组织及该企业凝聚力大增。五是开展各类募捐活动。如城镇建设募捐、为贫困学生募捐、为地震灾区同胞募捐等。六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理论学习辅导活动。
二、拓展服务功能和载体,促进农村青年成长发展
张沟镇团委围绕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大局,不断深化团组织的服务功能,打造各类平台和载体,积极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
一是开展农村青年技术培训。对有志于在乡创业、愿意从事种养殖业的青年,镇团委专门聘请了省、市的各类农业专家,本镇的乡土专家、“田秀才”为他们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几年来,参与各类养鳝、养猪、养鸡、养毛蟹、养甲鱼等培训的农村青年近800人,实现农村青年本地创业、在家就业达200人。对于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村青年,团委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电脑操作、缝纫技术、电工、瓦工、驾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凭一技之长进厂务工,近五年来累计帮助近5000名农村青年实现在本地企业就业。
二是加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注重对农村青年经纪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吸引、培养和服务。目前,张沟镇登记在册的各类农村青年实用人才达119人。养猪能手白红喜饲养良种猪1000头,并发展循环经济,年均收入可达3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仅东升一个村规模化养猪的青年就有15户。
三是依托各类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同行业青年的联系和交流。张沟养鳝协会的彭长兵,有30亩的优质水产养殖面积,从事甲鱼、鳝鱼养殖,年均收入可达15万元,多年来,他为协会内的其它青年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先锋村有100多名青年通过黄鳝养殖脱贫致富。
三、抓好基层团建和基层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的部署,团省委也针对整体推进仙洪试验区共青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张沟镇被纳入到试验区建设,为基层共青团工作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1、创新团建模式,强化吸引凝聚,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巩固原有阵地。主要是对现有的学校支部、机关事业单位支部、村支部进行恢复和整顿,推进团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二是发展新兴阵地。进一步加大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的团建力度。三是抢占非公企业阵地。张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必须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主线,加大企业团建力度,吸引凝聚更多的青年。四是建设隐性阵地。目前,张沟外出务工的青年有9000多人。应积极在外流团员中建立流动团组织,建立共青团与团员青年的联系、交流、沟通平台,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服务。
2、强化服务意识,构建服务体系,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农民增收是核心。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服务青年的切入点。一是建设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户。整合社会资源,聚集团内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建设更多的青年科技文化中心户,引导农村青年学技术、学本领。二是建立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培养和选树一批青年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青年科技示范基地对周边地区青年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开展农村科技培训。争取农业、科技部门支持,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青年致富能力。四是开展转移青年劳动力就业培训。针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务工技术含量。五是建立青年服务体系。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为团员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信息问题提供帮助。如协调信贷融资问题;争取政策、争取项目扶持问题;提供机会让农村青年掌握信息、促成合作等。
3、围绕中心大局,拓宽活动范围,切实为试验区建设出智出力。一是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鼓励和引导青年创业致富,特别是通过帮助他们学科学、用科学,达到科技致富。二是围绕“改善生态、美化家园”目标,引导和组织广大青年参加声势浩大的清洁工程,参与村庄整治,美化人居环境。三是围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标,发展乡村青年文化,组织引导农村青年有序参与帮贫扶困、基层民主实践和平安创建等活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来源:团湖北省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