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说压力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压力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更会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质量。青春期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此期间,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大多数中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进入了成长中的“危险期”和“困难期”。由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心理的骤变,让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生理、心理、学业、人际、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带来的种种不适和压力。本篇论文试图研究和探讨的是除了众所周知的学业压力,青春期学生在人际相处方面、性发育及两性情感、生活事件等方面到底在承受着怎样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他们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的?本文通过与学生、家长、老师、心理咨询师面对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现实资料,深入了解他们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育的变化、情绪情感的变化;与父母、老师及同伴之间相处的状况以及学业的状况。在这些最真实、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中归纳和分析当前青春期学生面临和承受的种种压力并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叹息和抱怨,如“我的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这孩子怎么越大越管不了了!”、“这孩子和小时候相比像变了一个人,简直像个刺猬,摸不得碰不得?”等等诸如此类的声音我们经常可以听到。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和案例咨询中,也常常为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所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感到痛心和惋惜,原本很优秀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再优秀甚至颓废下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适应出现困难甚至辍学、离家出走,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变得终日不宁、父母唉声叹气……
是什么原因使原本乖巧懂事、聪明优秀的孩子变得暴躁不安、厌学甚至与父母、老师作对?他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烦躁、如此的压抑,他们的内心到底在感受着什么?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让我一直在思索并希望能寻找到相应的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青少年因各方面的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特点,问题和危机也越来越复杂。如认识问题偏激、情绪反应异常、人际交往困难等等,甚至出现了种种严重的叛逆行为,如厌学、辍学、打架、上网成瘾、恋爱、同居、离家出走、犯罪率不断上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进入了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随着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强烈的自尊感和从未有过的成人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与父母关系紧张、与同学关系不协调、烦躁不安和心理压力大等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身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喜欢按自己的意识办事,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摆布,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他们会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变得敏感。大多数中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他们进入了成长中的“危险期”和“疾风暴雨”时期。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这一阶段外界的很多因素的变化都容易使他们形成心理压力并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目前,全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也都给予积极的关注,但大多仍停留在理论、观念层面上,更多的关注仍集中在青少年的学习方面,而对影响青少年学习成绩、学习状态背后的人际、情感等因素的分析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压力的关注却严重不足。青少年本人、家长、教师及全社会对青春期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表现出的身心特点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对青春期学生所承受和面临的诸多身心压力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更缺乏有效的应对指导。
因此,了解并引导、帮助青春期学生养成积极应对生活压力的心态与方法,让他们走出“压力冲击”的阴影,从而开发其生命潜能,帮助他们建立更幸福与充实的生活,是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责任与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和社会一起来有效地了解、理解并帮助青春期的孩子。
二、青春期学生的压力表现与分析
在与学生、家长、老师及心理咨询师面对面的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整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处在青春花季的中学生大多表现出了与他们年龄不符的沉闷和不快乐,并且普遍感到自己的压力很大。
与学生反应相对应的是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他们同样不轻松、不快乐。在面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时他们显然没有了昔日的权威感和自如感,取而代之的反应是有些紧张、担忧、无奈甚至是沮丧。换言之,如果受教育者承担的负荷压力过大,同样会投射给他们的教育者,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所形成的教育系统之间充满压力的循环。
在与学生、家长、老师的沟通中,他们提及到的青春期学生的主要压力明显集中在学习、与老师、同学及家长的相处上。除心理咨询师和教师以外,没有孩子和家长主动提出青春期孩子在身体方面、性发育方面出现的一些困惑和压力,甚至当被提及性发育问题或与异性交往问题时,有些孩子和家长的表情、眼神都会有一丝尴尬,他们的回应总是一笔带过,不想深谈或在掩饰、回避些什么,这也许和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人们还是不愿公开去谈论这些。但从他们的话语中却仍然能够感到那份不愿说或说也说不清楚的青春燥动与不安。
而在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中,无论是他们的观点还是举出的相关案例,我们发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问题的背后,均与青春期性的发育、情感的困惑相关。
也就是说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所承担的显性压力有目共睹,包括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但在这些外在的显性压力的背后,还隐藏着对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有着更深层影响的隐性压力,那就是学生、家长、老师都在忽略或有意、无意回避的由于性发育带来的性意识的觉醒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情绪、情感、行为的困惑和压力。
1.青春期学生的显性压力
(1)学习压力。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应试教育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①普遍性。在我们的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家长、孩子、老师都会豪不犹豫的提到学习压力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70%的学生感受到学习上有压力。其中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的占28%,比较有压力的占38%,只有8%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压力。他们的语言足以让我们感到学习压力之广:
家长的话:“孩子学习上的压力如影随形,现在学校里成绩就是唯一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
孩子的话:“家长就是让你学习,今天80分,明天就得90分,真不知道下个目标是什么,有点恐慌甚至是不知未来会是什么样?学习这两字听的我都快反胃了,家长始终提示你别忘了学习,不是一般的烦呀”。
“越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就越大,你想下来都不行”。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太大了,几乎让我们喘不上气来。家长规定,让你必须考上重点大学,你要考不上就别念了,当个服务员去打工。教师看你成绩,下课不上厕所不准出去,老师说十分钟能记十个单词,晚课80分钟内不准出去上厕所,否则就会挨批评”。
②学习压力的大小与学习成绩好坏有关。学习越好的学生学习压力越大,学习成绩不好的次之,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小。这一点在我们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均有突出的反映。
如:“最压抑的是学习好的学生,后边那么多支手推着你,好学生是不得不当的,由不得你,教师不放手,家长盯着你,同学都看着你,你上来下来那么多人帮你计算,今天你下来几分,明天他下降几名,都会被烤问一通,真是烦啊”。
“班里中等生人数是最多的,没人关注太多,只要成绩不太差,没什么区别,因为家长、老师对他们都没什么高期望值,况且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不是死抠孩子学习的,大家都比较自在,他们活的更象人”。
③不同年级、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重点学校、有升学压力的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都较高,而没有升学压力的学校,学生学习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如省、市重点学校的学生均有70%以上的学生表示有学习压力;而职高学校只有36%的学生感到有学习压力;普通中学的学生有69%的学生感到有学习压力。
④学习压力的来源及原因分析。
其一,家长的高期望和同伴的竞争。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4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于家长的高期望,有30%的学生认为来自同伴的竞争压力。
在我们的访谈中学生讲到:“现在中学生就是考试的机器,家长给你施加压力,他们会拿女儿考第几作为虚荣的资本,彼此互相攀比,考不好就会变相惩罚你,给你脸色、减少你的零花钱等。”
“家长总是唠叨没完,就是让你学习,今天80分,明天就得90分,真不知道下个目标是什么,有点恐慌甚至是不知未来会是什么样?学习这两字听的我都快反胃了,家长始终提示你别忘了学习,不是一般的烦”等等。
其二,学习时间过长。在我的访谈中,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在7点左右到校,初中的孩子晚上大约7点左右回家。而高中的学生大部份要到9点或更晚才能回到家,回到家后洗漱完毕,有的孩子还要学上一小时左右。
家长的话:“青春期的孩子挺不容易的,起的最早,回家最晚,睡的最少,管他们的人最多”。
“老师就看你成绩,下课不上厕所就不准出去,十分钟让你记十个单词,晚课80分钟之内不准出去上厕所,要不扣班主任的分,罚老师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