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今天的学习交流谈一点体会。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今天这两个话题的理解。今天这个讲座安排的这两个话题很有价值。《中国文化传统的当代意义》是讲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把它说成历来的,从过去而来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是讲科学社会主义,从本源上讲,这是外来的。这两个题目都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来折射当代我们应该吸取的营养和保存的价值,更好地为我们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成长提供借鉴。具体来说,这两个话题的价值在于,他们可能就是我们未来要构建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两个源头,以及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推进人类社会主义理想的两个源泉。
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发展到今天,除了生物学意义的进化之外,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所在。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是自从有了人类之后才开始的。同时又有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就是说所有的历史积淀和我们从历史当中发掘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实际上是由当代人所理解的、所吸收的、为我们当代的发展所服务的东西。历史不是过去的残垣断壁,也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故纸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当代社会的前进寻找价值。历史既是过去的,同时我觉得历史也是未来的。所以才有古人讲“读史可以知兴替”,所以才有英国人培根讲“读史可以使人睿智”。
刚才朝晖同志讲到解构的问题。我倒是感觉到我们既面临着解构的局面,但更面临着建构的使命。就是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重新建构真正使我们国家未来取得更持续、更长久、更了不起的发展的思想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的背景下。大家注意到,最近两年以来,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全世界开始了一股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的浪潮。在中国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开始了一股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浪潮。这两股浪潮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想金融危机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领域的问题。实际上对经济危机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思都是表层次的,更深层次的是它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实现这种核心价值观所建立的相应的制度以及推进这套制度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危机的蔓延既像章乐同志刚才讲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潜藏着巨大的结构性的危机,也为我们更好的思考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在国内兴起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我觉得也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我记得周恩来总理曾讲过一句话,我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共产党人。这样的一种表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在座的各位在内,所有的中国人是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即使你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专业的,不是学中文、学历史、学哲学的,但是你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传统文化对你的一种浸染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中,都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像是空气中的分子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离不开这样一种东西。即使是最反传统的思想家,包含鲁迅先生在内,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深深地烙下了中国文化的痕迹。他也是很中国化的。
在国际、国内这两种大的思潮下,我们作为年轻干部,怎样跳出我们的具体的工作实务之外,想一想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个国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使命,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作为共青团的干部,同时也作为党的年轻干部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若能跳出“三界外”,跳出繁文缛节、柴米油盐的具体事务,去做一点理性思考,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需要做这样的思考。不要把中国未来的希望放在某一个发表了众多论文、获得多个学位的人身上,而是需要有一大批为理想、为国家真正去奉献和献身的人。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