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嵩,一个充满理想抱负的青年,研究生未毕业就自主创业,成立了上海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最初成立时的5、6个人发展到30余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薛嵩说,公司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上海基金会、紫竹科技园的帮助,离不开YBC的扶持,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家庭突遭变故
小时候父亲是模具工厂的工程师,之后下海经商做得也不错,家里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是高中后父亲突然生病,母亲身体也不大好了,看病需要几十万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压力是很大的,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顿时变得很艰苦,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他创业前。
薛嵩初入大学的学费是在一个叔叔的部分资助下完成的,而后的费用都是他依靠拿学校优秀生奖学金、做家教、卖电话卡等方式来解决的,好强的薛嵩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薛嵩坦言,人在没钱的时候赚钱的欲望就特别的强烈。
激发创业念头
薛嵩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科学家,这是一个很崇高的、需要人花费一生来追求的职业;一个是当企业家,这是一个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的职业。他不知道这两个梦想会不会实现,只是一步一步的坚持着往下走。
06年薛嵩的研究生课题遇到困难,他觉得压力过大很难坚持下去,所以向校方提出休学一年,希望通过一年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孰料,母亲突然得病急需用钱,他能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创业,哪怕自己辛苦一点也要把这个钱赚出来。于是06年9月公司成立了。那个时候很辛苦,所有的工作自己做,包括财务、销售、研发、管理各个方面,甚至开一张票都要自己做。薛嵩回想创业初,五千、三千的活他都会干,即便这样做第一年也是亏损的。直到07年初公司开发了一个新产品,虽然利润不高,但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公司开始出现转折。在项目刚刚开发成功时,用钱的地方特别多,而YBC五万元的免息贷款如镇定剂一般让他觉得踏实,虽然他一直都没有动,却让他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而创业导师总会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身边,在很多方面给他提供很多想法。
科学家?企业家?
如今,薛嵩的公司已经过了最初的创业,对于未来,他希望三年以后,公司可以做到比较正规,或者是一个中小企业规模的水平。他希望用5—10的时间可以做到国内的第一品牌,以后的二三十年可以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
儿时的梦想一直萦绕在薛嵩的心头,他非常留恋校园的生活,对于当初没能完成学业,他感到惋惜,一直希望能重返校园。他希望公司做到更大的时候,如果能从中抽身出来的话,他会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或者是做一个老师,或者以后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更多的人分享。
初次接触薛嵩印象很深刻,他话虽不多,但做事考虑比较周全、细致。他本身是搞技术的,很多的同学都是做外贸的,都可以为他提供订单,所以只要产品做的持续,有市场,就会比较顺利。而在创业初期要养成节约化运作,不管将来企业做得多大,都不能铺张。我觉得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我相信他会做得很快。
(来源: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