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7月28日电题:缪剑华:在创业报国中实现人生价值
李华敏、陈典宏、王洪山
转业8年多,他把一个濒临破产边缘的药用植物园建成亚洲第一,固定资产比2000年底增值近亿元。由他主持研发的科研项目,有4项获国家专利,近30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他,就是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广西药用植物园主任缪剑华。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2000年8月,38岁的缪剑华转业到广西北海市体委任副主任。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相对轻松、收入稳定的岗位,可以安逸地过日子。但缪剑华认为,作为一名受党和军队培养教育多年的转业干部,应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当时的药用植物园是一个连生存都困难的“烂摊子”,400多人的单位欠债400多万元,急需一名“领头雁”带领职工走出困境。到新岗位仅7个月的缪剑华,毛遂自荐前往上任。
报到第一天,迎接缪剑华的就是一张单人铁床、一个铁桶、一张草席、一个吊扇、一张旧办公桌,外加一双拖鞋。有战友看望时劝他说:“这种情况,5年也翻不了身,还是赶快调走吧!”
“转业,是‘二次创业’的开端。军转干部应该把部队养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新岗位,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缪剑华不轻言放弃。
从此,他整天“猫”在园里,和工人一道挖树坑、种草药,手上磨出血泡也全然不顾。为搞清楚各种药用植物的引种、保育及可持续利用,他细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向有经验的工人学习。
半年时间,缪剑华不仅掌握了药用植物的理论知识,对广西发展药用植物的优势进行了研究,还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广西大宗地道及濒危稀缺药材GAP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当时,全国有100多家药用植物园争相申报这一项目。
为搞好项目专家答辩,缪剑华“啃”起一米多高的资料,试讲20多遍。2003年8月,广西药用植物园申报成功,总投资1.18亿元的项目资金成为药用植物园发展的新动力。
翻身仗打得如此漂亮,缪剑华获得所有人敬佩目光的同时,也全面展开了创业计划。
“有事才有业,有业才有为,有为才有位”
面对人浮于事、中层领导干部能力较弱的现实,2001年4月,缪剑华从竞聘中层领导干部入手,拉开改革序幕。
经过职工推荐、职工代表大会提名、竞聘小组综合考评,20多名中层干部中有4名竞聘获任,9名职工进入中层岗位。1年后,又有4名中层领导落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