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南申
中国共青团网3月9日讯(记者 张晓琳摄影报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9年教育工作部署时说:“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设引发了各界委员的热议,委员们围绕如何建设最安全的校舍这一问题踊跃建言献策。
安全校舍的建设不仅要在外在结构上加固以抵抗自然灾害,还要在内部结构中体现科学设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说,“国内教室的采光度远远比不上欧美国家,学生在采光度不佳的教室里学习,不利于视力的保护,这也是大部分中国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印杰委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认真对教学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完善教学楼建设有关标准,提高减灾、防灾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南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安全校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在进行新校舍建造和老校舍改建时多采用外包给建筑商的形式,他建议要谨慎选择承包方,并且在建设中严格执行建筑行业的标准。在校舍建筑后,学校要加强对校舍安全的管理,如电路系统、警报系统和住宿学生的管理。
“汶川特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超乎预料,其中暴露出的校舍质量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朱鸿民说,“在校舍建设方面要制定明确的、量化的抗震标准,提高抗震等级,真正实现温总理讲的‘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