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李岚清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4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与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要从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基层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李岚清指出,基层工作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刻阐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城乡基础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是个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李岚清强调,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基层文化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李岚清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注意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方向问题是文化工作的首要问题。坚持正确方向就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一手抓繁荣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唱响主旋律,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一手抓抵制和打击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第二,坚持重在落实,切实加快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扎扎实实做工作,真抓实干求发展,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几件实事。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到2005年实现全国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每个社区和乡镇都有宣传文化活动站的目标。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重点要抓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影剧院、青少年宫以及老年大学、社区教育等基层文化机构在培育“四有”公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坚决纠正和清理利用文化设施搞不健康经营活动的行为。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建设网上阅览室、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和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网,使广大群众受到优质文化教育。同时,要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和遏制有害信息的危害。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特别要抓紧培养一批扎根群众、乐于奉献的文化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立足基层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满足城乡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在抓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基层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研究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层文化事业管理和运行机制。要加大政府投入,保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所需经费,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多渠道投资基层文化事业的新格局。要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解决好基层综合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问题,改善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条件。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基层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的水平,努力把我国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乡镇,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

(《人民日报》2002年0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