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
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
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6个省级团组织和团中央直属单位申报课题170项。经有关专家学者认真评审,并报经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北京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状况及转移就业途径研究》等42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辍学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等45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以上课题的立项情况均在不久前以立项通知书的形式送达了课题申请人。现将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印发你们,请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青办发〔2002〕16号)的有关要求,配合做好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加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是新形势下做好青少年工作的客观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好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规划,抓重点课题,抓中期管理,抓配套服务,抓开发使用,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开创青少年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持。
附件: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二○○三年七月二日
附件:
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
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
重点项目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主持人所在单位
|
1.北京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状况及
转移就业途径研究 |
戴 维
|
共青团北京市委 |
2.社区青少年事务体系研究 |
刘 剑
|
共青团北京市委 |
3.高校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发展战略
研究 |
杨振斌
|
清华大学 |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时期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方向与任
务 |
沈千帆
|
北京大学 |
5.问题家庭研究 |
高 晶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6.进城务工青年的需求状况及其潜
能开发 |
关 颖
|
天津社会科学院 |
7.社会转型期青年弱势群体及其价
值诉求研究 |
张砚平
|
共青团河北省委 |
8.对当代青少年德育心理辅导模式
的研究 |
范红霞
|
山西大学 |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黑龙江
农村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 |
高 环
|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 |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青
团组织新发展 |
江 洪
|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 |
11.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与当代青
年的关系研究 |
吴烨宇
|
共青团上海市委 |
12.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
神研究 |
谭晓防
|
山东师范大学 |
13.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监测系统
研究 |
张 华
|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14.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 |
钱永祥
|
杭州青少年研究所 |
15.共青团工作社会化、事业化发
展研究和探索 |
严亚军
|
共青团浙江湖州市委 |
16.青年期心理危机与青年自杀问
题 |
杨张乔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
17.内蒙古青少年发展报告 |
张建华
|
内蒙古团校 |
18.河南省青少年吸毒现状与对策
研究 |
程明武
|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 |
19.少年法院研究 |
田立文
|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20.非公有经济与广东青年 |
曾锦华
|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
21.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战略研
究 |
王国宇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22.当前弱势青年的生活状况、心
态及其社会支持网研究 |
陈成文
|
湖南师范大学 |
23.“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
研究 |
黄 海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24.影响青年创新能力的原因及对
策研究 |
谭 平
|
共青团湖南省委 |
25.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
及其分层次干预 |
李晓驷
|
合肥市精神病医院 |
26.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创新
研究 |
万美容
|
华中师范大学 |
27.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
务模式的研究 |
徐卫星
|
江西省团校 |
28.志愿者行动运行机制研究 |
李国华
|
共青团江苏省委 |
29.西藏青年干部科技素养状况的
调查与分析 |
杜保友
|
中共拉萨市委党校 |
30.甘肃非公有制企业青年人力资
源流动态势调研 |
黄泽元
|
共青团甘肃省委 |
31.铁路系统共青团组织构建学习
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研究 |
严 琦
|
西安铁路分局团委 |
32.非正规教育解决青少年性健康
预防艾滋病项目 |
陆士桢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3.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研究 |
陆玉林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4.关于京城五报对青年影响的比
较研究 |
戚 鸣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5.新形势下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研
究 |
周拥平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6.农村青年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
和作用 |
高 旺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7.青年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机制
的关系 |
王 文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8.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 |
郗杰英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39.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
育 |
孙云晓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40.青少年与互联网政策及管理 |
安国启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41.大学生素质拓展暨职业设计导
航研究 |
刘俊彦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42.任弼时青年与青年工作思想研
究
|
李玉琦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
|
|
|
一般项目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主持人所在单位
|
1.辍学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 |
金东贤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2.青年价值理念发展研究 |
朱凌云
|
中央财经大学 |
3.北京市企业青年职工素质状况对
策 |
李先忠
|
共青团北京市委 |
4.现实社区与网络社区:青年成长
的二重世界 |
章东辉
|
北京科技大学 |
5.城市家庭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
王 良
|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 |
6.少儿教育与工作研究 |
王普选
|
天津市少年宫 |
7.青年价值理念/社会心理发展研
究 |
王文才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8.抗战时期河北青年运动与中华民
族的民族精神 |
翟思成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9.“二次创业,富民强省”进程中
黑龙江大学生发展研究 |
吕 杰
|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 |
10.少先队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的创新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
李维岳
|
辽宁省团校 |
11.中国社区青少年工作模式研究 |
钟俊生
|
共青团辽宁省委 |
12.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共青团工
作运行模式研究 |
张文哲
|
共青团大连市委 |
13.青少年的性健康研究 |
谷来有
|
东北电力学院 |
14.团属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 |
陈永弟
|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15.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少先队教育
创新 |
彭 慧
|
共青团江苏省委 |
16.当代青少年的多元价值选择范
式及其对“德治”战略的影响 |
李立锋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17.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设研究 |
公永刚
|
共青团江苏省委 |
18.团校发展模式的研究 |
文洁民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
19.青年和社会思潮研究 |
陈 亮
|
浙江省团校 |
20.青少年戒毒模式比较研究 |
王曙光
|
浙江省团校 |
21.青少年法律体系研究 |
汪明岳
|
浙江省团校 |
22.国外青年社团状况研究 |
方 巍
|
浙江工业大学 |
23.蒙古族青年价值观研究 |
春 喜
|
内蒙古团校 |
24.少数民族地区少儿教育与工作
研究 |
斯日古椤
|
内蒙古团校 |
25.三代中央领导关于青少年和青
少年工作思想的研究 |
吴云明
|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26.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发展状况研
究 |
曹志刚
|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27.少年犯罪前辍学问题调查研究 |
李康熙
|
山东省少年管教所 |
28.未成年人犯罪机理研究 |
高中建
|
河南师范大学 |
29.江泽民青年观特征研究 |
罗成翼
|
湖南省南华大学 |
30.长株潭城市群青年人才资源开
发一体化研究 |
胡跃福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31.当代女青年道德伦理观之变迁 |
骆晓戈
|
湖南省商学院 |
32.城市青年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
律研究 |
喻名峰
|
湖南师范大学 |
33.江泽民关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
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
王志中
|
山西医科大学 |
34.用古代儒学思想加强当代青少
年德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 |
陈显久
|
山西医科大学 |
35.外来文化与青少年成长 |
贾朋俭
|
山西大学 |
36.青少年与网络研究 |
姜和忠
|
江西省团校 |
37.大学生科学素质研究 |
都 沙
|
西南师范大学 |
38.知识经济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目
标体系的构建 |
郑泽黎
|
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39.团的十四大以来,团的理论与
实践研究 |
吴汉章
|
甘肃省团校 |
40.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研究 |
孟 强
|
甘肃省团校 |
41.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
张 霞
|
甘肃省团校 |
42.中国加入WTO与国有企业青年工
作 |
施长春
|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华北石油局 |
43.大众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的变迁 |
卢德平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44.网络虚拟社区与青年亚文化群
体研究 |
陈彤旭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45.未成年人的家庭法律保护 |
于 晶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