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联发[2001]45号

colorbar.gif (1095 字节)


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青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青联,中直机关团工委、青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青联,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金融青联,中央企业团工委: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是培养新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和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审工作旨在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学风,激励广大青年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这项工作自1992年开展以来,在中组部、科技部、人事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已评选了四届,共有62 人获奖,在社会上特别在青年科技人员中产生了较大反响。

  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要高度重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按照评审章程认真负责地做好评审工作。要拓宽识人渠道,根据评审条件,把本地区本部门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推荐上来。通过评审工作,及时发现并切实掌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信息,推动本地区、本行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附件: 1.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方案
      2.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组委会名单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联
                二○○一年八月一日

 

附件1:

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工作方案

  一、 评审宗旨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活动,旨在表彰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科学家,激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增强创新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弘扬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顽强拼搏,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倡导严谨、求实的学风,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为振兴中华作出积极贡献。

  二、评审范围

  1.本奖授予数理科学(含天文、力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6个学科任一领域内有新的重大科研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2.申报者应为45周岁以下(1956年8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现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者须有国内单位签署意见。

  三、评审机构

  1.组成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组委会下设评审办公室,负责评审具体组织工作。

  2.成立由6个学科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组成的初审委员会,负责推荐优秀申报者。成立由6个学科的著名专家组成的复审委员会,负责确定被提名者。

  3.初审和复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和组委会邀请科学家组成。委员可以连任,但不得超过三届。

  4.聘请国内著名学术权威和海外著名华裔科学家担任顾问。

  四、评审步骤

  7月中旬拟定评审方案。聘请评审顾问,组成初审委员会和复审委员会。

  8月中旬评审工作启动,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上刊登评审公告。申报者开始上报材料。

  10月7日,申报材料有效期截止日。

  10月10日开始,评审办公室对上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10月中旬,初审委员会推荐优秀申报者若干名,提交复审委员会。

  10月下旬,复审委员会确定被提名者,经组委会审核批准后,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上公布被提名者名单及简介。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一个月的异议期内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11月下旬开始,评审办公室处理异议。

  12月上旬,组委会裁定获奖者、提名者,向社会公布。

  12月中旬,举行颁奖仪式。

  五、奖励办法

  1.向获奖者、提名奖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

  2.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陕西金花企业集团共同设立“‘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金花基金”,提供奖金。

  六、申报办法

  1.申报分专家推荐和单位推荐两种形式。专家推荐需2位同学科正教授级专家签署意见;单位推荐需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2.申报者需用中文填写《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表》和《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者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统计表》。

  3.表后须附申报者的科研经历(包括大学以上学历、主要学术任职、主持或参加的各类科研项目以及所获人才基金项目等)、主要学术成绩、主要论著目录、最新的代表性论文(5000字以内,书写层次为标题、作者、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如有科技成果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的证明需加盖应用单位财务专用章。

  4.2001年10月7日为申报材料有效截止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5.对未能获得正式提名的申报者,不退材料,不再复函。

  七、实施要求

  1.高度重视。各省(区、市)团委、青联要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请奖者的推荐工作。

  2.广开渠道。要充分调动各有关院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拓宽识人渠道,积极举荐优秀人才,鼓励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申报此奖,以扩大申报面,提高申报层次。

  3.注重宣传。望各省(区、市)团委、青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作好本奖的前期宣传发动工作;同时,还要利用内部刊物及其它宣传手段广泛报道、宣传本项工作。

 

  联系人:黄美荣 何 雷
  电 话:(010)85212250 (010)85212260
  传 真:(010)85212371
  邮 编:100051
  地 址: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楼团中央统战部科技处

附件2:

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评审组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

    周 强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副主任委员

    孙金龙  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李仁臣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袁志发  光明日报社总编缉
    白春礼  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院士、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冯长根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朱作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尚 勇  科技日报社社长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陈 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计划处负责人
    陈章良  全国青联副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青
         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陈肇雄  全国青联副主席、中科院计算机语言信息中
         心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胡 伟  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青联秘书长
    倪邦文  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青联副秘书长
    徐永光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徐祝庆  中国青年报社社长
    盛承发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

  办公室主任

    倪邦文  (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