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联发[2000]69号 |
![]() |
为树立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奋成才,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颁发2000年度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建昊奖学金”。马扬飚等10名同学获“五四奖学金”及“建昊杯”,侯廷军等150名同学获“建昊奖学金”。 这次获奖的160名同学是在各校广泛推举、评议的基础上,经过省级评审委员会初选和全国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产生的。他们中有的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有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取得了突出成绩;有的敢于创新,努力创业,成绩斐然;有的踊跃参加文体活动,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有的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发奋成才。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成才报国的理想抱负,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人才和科技的竞争,知识和创新将成为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其根本在于人才。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向受到表彰的同学学习,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只争朝夕,更加勤奋地学习,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争取更大的成绩。 各地各高校团委、学联和学生会组织要认真总结“五四奖学金”、“建昊奖学金”的评选经验,进一步完善评选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件:1.2000年度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共青团中央
附件1: 2000年度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 北京 马扬飚 男 回族 清华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生
附件2: 2000年度中国大学生“建昊奖学金” 侯廷军 男 汉 北京大学 物化 博士生 天津(5名) 王建友 男 汉 天津大学 化学工程 博士生 河北(4名) 罗 强 男 汉 石家庄经济学院 金融 本科生 山西(4名) 宋宇飞 男 汉 山西大学 生物无机化学 博士生 内蒙古(3名) 那日苏 男 蒙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体育 本科生 辽宁(7名) 徐静英 女 汉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 本科生 吉林(5名) 张一赫 女 汉 吉林大学 国际经济法 本科生 黑龙江(6名) 罗熙淳 男 汉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制造及 上海(7名) 胡志强 男 汉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 江苏(7名) 曹英俊 男 汉 南京理工大学 强化 本科生 浙江(8名) 夏振海 男 汉 浙江大学 能源工程热 安徽(5名) 王秀峰 男 汉 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 福建(5名) 柯紫萱 女 汉 集美大学 运动系 专科生 江西(4名) 张桂华 男 汉 江西财经大学 投资经济学 硕士生 山东(6名) 张军朴 女 汉 山东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 河南(6名) 赵国栋 男 汉 河南大学 广告 本科生 湖北(7名) 周玄毅 男 汉 武汉大学 国家人文科 湖南(5名) 蔡怡颖 女 汉 长沙电力学院 会计学 本科生 广东(5名) 康 峰 男 汉 中山大学 经济地理与城乡区 广西(4名) 温锦山 男 汉 桂林工学院 计算机 本科生 海南(2名) 陈巧巧 女 汉 海南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生 四川(5名) 罗 斌 男 汉 成都大学 环艺 专科生 重庆(5名) 刘杨东 男 汉 重庆医科大学 外科学 博士生 贵州(3名) 陈 明 男 布依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 本科生 云南(4名) 邓 铭 男 汉 云南大学 思想史 硕士生 西藏(1名) 潘晓琳 女 汉 西藏大学 汉语文 本科生 陕西(7名) 卢波辉 男 汉 西安理工大学 铸造 本科生 甘肃(5名) 王 文 男 汉 兰州大学 历史学 本科生 青海(1名) 徐世栋 男 汉 青海师专 政史 专科生 宁夏(2名) 白雪娟 女 汉 宁夏农学院 食品系 本科生 新疆(3名) 阿布都 中直(1名) 毛 飞 男 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