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联发[2000]63号 |
![]() |
一、目的和意义 我们正在迈向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不断创新,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在于改革和创新。依靠创新求发展,不仅已成为社会共识,而且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成功实践所印证。老的企业要焕发新的活力,必须不断吐故纳新;新的企业要迅速崛起壮大,必须时刻不忘创新。二十一世纪,创新将进一步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主导力量。 中央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排头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搞好中央企业,对于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企业必须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走在前列,带头创新,做出表率,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青年是中央企业职工的主体,他们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新精神,是推动企业创新的生力军。在中央企业中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引导企业青年立足岗位,面向市场,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质,发挥创新潜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推动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引导青年职工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对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团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以青年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实践为手段,以创效为目的,全面增强青年创新意识,提高青年创新能力,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服务,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其主要任务是: 1.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培育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服务。技术创新活动要以青年技工为基础,以青年科技人员为骨干,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努力提高企业青年的科技素质;围绕新设备的应用、工艺流程的改进等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攻关;参与企业重大科研攻关工作;推动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立新的产业;推动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和合作,为青年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和技术转让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外的科技人才特别是留学人员以各种方式为企业服务,特别是到企业来创业。 2.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努力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创新活动要以青年管理者为基础,以青年业务经理、班组长为骨干,加强青年管理者的培训,为他们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拓展管理思路创造条件;围绕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环节,找准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规章制度建设和转换机制等方面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努力向管理要效益;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网络管理手段,增加管理的知识含量及智慧资本,促进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的形成;注意利用企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人员优化组合的时机,鼓励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青年管理人员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开辟新领域,开创新事业,推动一批青年企业家的形成。 3.开展营销创新活动,为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营销创新活动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营销人员增强营销创新意识,投身营销创新实践。加强宣传和营销技能的培训,提高青年对营销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现代营销知识,掌握现代营销技术,提高青年的营销能力;引导青年营销人员面向市场,面向用户,做好市场分析,追踪市场变化,研究营销战略,制定营销规划,确定营销目标,构建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营销质量,扩大营销效果,不断拓宽企业产品的市场空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动员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精益求精,以良好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过硬的产品质量,提供精品名牌产品,为营销工作作贡献。 4.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努力树立企业新形象。服务创新活动要以窗口服务单位青年为重点,树立大服务的观点,强化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一线为市场服务的意识,以客户、货主、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程序,优化服务过程,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环境,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三、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由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青年创新创效活动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把市场作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和落实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市场第一观点,注意学习市场知识,了解市场特点,研究市场规律,从市场中找到创新的课题,在市场中结出创新硕果。 2.效益优先原则。要树立只要是在技术、管理、营销、服务中创造出良好经济效益的创新,都是有效创新的思想,以是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检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成功的标志。 3.以人为本原则。要把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提高青年综合素质作为基本要求,着重做好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的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和竞争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创新人才。 4.突出重点原则。要根据不同单位的情况,从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青年特点出发,研究落实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具体内容,有重点,有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面面俱到。 5.分步实施原则。要认真制定企业实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加以分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试点起步,注意总结经验,滚动拓展,不断深化。 6.加强协作原则。要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加强与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的沟通,主动与企业业务部门联系,研究在实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方面进行合作的内容和途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四、推进措施 1.建立创新创效项目。创新创效项目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具有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潜力,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项目的内容可以是某工程项目、科研项目、技术攻关项目,也可以是某管理制度、服务方案、营销计划,还可以是某套单体设备、装置等。项目的目标要以细化、量化、针对性强、高于一般标准为原则,以工作态度、质量、绩效、水平等为基本内容。项目参与人可以是基层的生产、经营、管理单位,如车间、班组、生产线、施工队、服务队、研究室、管理科(室)等,也可以是个人。要动员青年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创新创效项目,明确项目目标、责任人、参与人、时间进程和操作方案,增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可操作性。 2.积极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要进一步推进新世纪青年读书计划,通过举办青年读书俱乐部、读书论坛、青年业务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年学习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帮助青年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广泛开展“四个一”和“五小”活动。要进一步组织青年科技人员围绕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大力开展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四个一”活动,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员积极领办创新项目,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加快产品的商品化进程。要进一步动员青年职工从本职岗位出发,广泛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先进操作法和其他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专利发明等活动,掀起群众性创新热潮。 4.深化“号、手”活动。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品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奠定了人才基础,青年文明号活动为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提供了良好氛围,同时“号、手”活动本身也体现了创新创效的要求。要以创新创效为主要内容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充分发挥青年群体在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安全监督岗)、青年文明号生产线(服务站、窗口)等活动,在创建青年文明号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创效的目的。要充分发挥青年个体在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把创新创效作为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的重要内容,纳入青年岗位能手的考评指标,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拜师学艺、青年技能大赛、岗位练兵、论文评选等活动,激励青年立足本岗,建功成才。 5.深化青年创业行动。要为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减员增效服务,以下岗青年为重点,以为青年创业提供具体有效的帮助为立足点,以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为基本手段,大力开展“帮助青年创业计划”,广泛动员、积极帮助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挖掘创业潜能,投身创业实践,在创业中建功成才,在创业中实现再就业。 6.加强宣传交流。要通过新闻媒介,企业内部的宣传刊物等,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挖掘、树立、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形成积极的导向。 五、保障措施 1.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团中央、中央企业工委联合成立由团中央、工委领导组成的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央企业团工委。各企业要成立以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本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领导。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开展活动的需要,探索在领导机构下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青年管理者协会、青年营销服务者协会等专业机构,在专业机构下再以创新创效项目为基础,建立各种青年创新创效小组,形成创新创效活动的组织管理网络。 2.建立创新创效项目评价、管理体系。各企业团委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成立青年创新创效项目评价考核机构,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预测评估,对创新成果的先进性和实效性进行科学考核认定。要制定科学的项目申报、确定、落实等管理办法,经项目评价机构评定后确定项目,并签订项目合同书。 3.完善激励机制。要把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纳入企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整体规划,本着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制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奖励政策,将表彰奖励纳入到企业职工奖励体系之中。也可从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创造的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对优秀组织单位、先进个人、优秀成果等的表彰奖励。 附件: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指导委员会名单
共青团中央
附件: 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创效活动 主任委员 王瑞祥 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 副主任委员 王体先 团中央青工部部长 委 员 张玉卓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办公室主任 赵 钊 (兼) 办公室副主任 郭 平 团中央青工部企业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