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发[2000]21号
colorbar.gif (1095 字节)


关于做好2001年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
杂志发行工作的通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和机关刊,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在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广大青少年和推动团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巩固和扩大团的思想舆论阵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是全团的共同任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发行工作的领导。各级团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做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的发行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把征订发行工作当做事关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的征订发行目标,确保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在青年报刊中的主导地位。各省级团委书记要对完成本地区、本单位征订发行任务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各省级团委应成立由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牵头的征订发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领导本地区、本单位的征订发行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宣传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征订发行任务的分解落实。每一级团组织都要有一名书记负责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

  二、抓好订报订刊经费的落实。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充分挖掘资源,多渠道筹集订报订刊经费。按照团中央《关于团费交纳和管理使用的补充规定》,各级团组织所收团费应首先用于订阅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团中央组织部在进行团费检查审核的同时,将各地订阅报刊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各地团费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一并通报,与团费返还直接挂钩。

  三、突出重点,抓好学校、企业、部队等系统和重点城市的订阅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抓好普遍征订工作。各级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都应订阅中国青年报。全国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必须订阅中国青年杂志,基层团委和有专职团干的团总支,至少应订一份中国青年杂志,城市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应订阅到团支部,乡镇企业和条件好的农村团支部也应积极订阅。

  要把大中学校、省会城市、大型企业和部队作为征订发行工作的重点。全国700多万大学生和近8000万中学生,是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的重要读者群体,要力争做到高等院校和中学的每个团支部有一份中国青年报或中国青年杂志。

  团中央宣传部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确定的征订发行试点省份团委要与当地邮局协调,以团组织和邮局同时收订,统一交邮局投递的“集订分送”办法,直接参与发行工作中的征订环节,使中国青年报在试点省份的发行工作目标更明确,对象更具体,征订数量更可靠。为保障本地发行量稳中有升,试点省份团委要首先通过邮局了解今年的订户情况,有针对性地从大户抓起,逐户落实续订工作。在保证订数稳定的前提下,再争取新的订户。非试点省份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稳定和提高发行量。

  全国地级以上命名的“青年文明号”集体,要继续做到订阅一份中国青年报和一份中国青年杂志,并把这项工作作为青年文明号的考核内容。大型企业青工集中,要在稳定原有订数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发行量。

  各省级团委青农部也要发动受表彰的青年星火带头人积极订阅报刊。

  各地青少年宫、青少年读书俱乐部、青年文明社区、外来务工青年培训学校要争取订阅一份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征订发行工作,由总政组织部和武警总部政治部作出安排,力争使发行量能够稳中有升。

  各地的征订发行工作应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尽可能多地探索能取得实效的新的征订、发行思路,拓展新领域,扩大读者群。

  四、抓好报刊的赠订工作。各级团组织要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企业赠订报刊的活动,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文化下乡”、“文化扶贫(困)”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共青团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举措。各级青年企业家协会和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要动员会员单位向灾区和贫困地区、困难企业赠报赠刊。共青团联系的各青年社团要广泛开展向贫困地区、服务万村行动联系村的赠报赠刊活动。同时,要发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保证团内订阅的前提下,为本单位领导及图书馆、资料室订阅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各级团组织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青年集体,可以赠订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为基本的奖励手段。

  五、做好征订发行的督促和检查工作。团中央有关部门与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杂志社经认真研究,分别核定了一报一刊2001年度在各地的征订发行任务数,并制定了奖励办法。各省级团委宣传部要在2000年12月底前,把一报一刊征订发行工作情况报团中央宣传部。对征订发行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将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共青团中央
                     二○○○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