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办联发[2000]2号 |
![]() |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二○○○年工作要点》已经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2000年1月19日)
一、春节期间开展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以扶贫济困为主题,广泛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千家万户,献爱心、送温暖、办实事。采取“一助一”结对和组织青年志愿者集中开展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企业困难职工、离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需要帮助的群众及其家庭提供生活护理、义务培训、信息咨询、文体娱乐等服务。深入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万里行”活动,动员科技、文化、卫生、农业等系统的青年专家学者,组建各种专业服务队,利用春节假期,以“传授科技知识,传播现代文明,倡导社会新风,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工农业技术推广与转让、医疗卫生、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启动“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 3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学雷锋活动日。由于青年志愿者充分继承和体现了雷锋精神,在3月5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地区的传统习惯。为此,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从今年开始,把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确定下来,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百万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要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家电维修、交通维护、医疗保健、法制宣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公益服务,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带动青年志愿服务各个领域的工作深入开展。在全国100个著名景区启动“我为美景添风采”志愿服务爱心伞活动。要借助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对“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进行集中宣传,为这一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三、广泛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 围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推进垃圾分类、消除白色污染等环保项目,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沿江沿河等重点区域开展植绿护绿、水质监测、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服务活动,培养广大青年的绿色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再造祖国秀美山川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国际通行的志愿者劳动营的做法,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广泛调动社会资源,以“劳动、交流、学习”为主题,采取组建为期1至2周的绿色行动营、建设绿色行动营计划基地的方式,全面实施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四、深化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继续在全国范围深化扶贫接力计划,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采取东西互助、省内互助等多种方式,着力抓好示范建设,大力发展省级项目、地方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团中央项目为示范、省级项目为主体、地方项目为基础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为深化扶贫接力计划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联合教育部门,继续组建研究生志愿者支教团。在扎实做好支教扶贫的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企业管理及产品开发等领域服务的力度。在继续做好1至2年期项目的同时,招募高素质人才为贫困地区提供人才培训、项目推广等中短期服务。继续深化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各级扶贫接力计划项目的评估表彰工作,努力将对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的表彰纳入党政表彰体系。 五、组织百支博士志愿者服务团为农村和国有企业发展服务 暑假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和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组建百支博士志愿者服务团,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积极为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人才培训、农技推广、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等服务,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知识技术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为国有企业的扭亏脱困和改革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高新技术成果转让、营销策略、产品开发、市场预测等服务。通过组织博士志愿者服务团,探索建立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和农村、国有企业之间定期帮扶的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使广大博士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农村、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现状,了解市场需求,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 六、全面加强以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抓住党政重视社区工作、社会关注社区建设的契机,集全团之力,聚各方资源,根据实际,不拘一格,按照多种模式大力加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行业、系统团组织要结合实际普遍建立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已建立的服务站要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作用。着手进行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在服务站比较集中的地区逐步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承担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站的职能,更好地整合社区资源。争取党政有关部门支持,努力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整体规划,使之成为社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借鉴部分地区成立指导中心、建立志愿者工作部、建立专门的协会秘书处等方式,逐步建立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专门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其规划、协调、指导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职能。借鉴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立法的成功实践,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支持,推动全国和地方性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进程。 七、扎实推进“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 不断丰富“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的内容和形式,使这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更好地在基层深化拓展。要提高服务技能,加强规范管理,吸引更多各行各业有专长的青年参与“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不断扩大结对服务的规模和覆盖面,今年全国“一助一”结对服务对象的总数要力争达到250万对(户)。在拓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的基础上,按照以社区群众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以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为阵地依托、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为基本形式的思路,全面实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集中力量引导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努力使之成为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八、广泛开展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 紧紧抓住16至18岁中学生向成年公民过渡这个关键时期,把开展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与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公益、社区服务、环境保护、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领域设计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活动,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成长。调动广大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积极性,使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中学生实践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加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建设,借鉴推广广东、北京等地对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努力将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成年教育体系之中。 九、动员青年围绕大型活动、社会公益开展志愿服务 各地团组织要认真学习借鉴1999年北京等八省(区、市)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经验,广泛动员青年为各级大型活动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努力把这项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规划,逐步形成制度,真正做到哪里举办大型活动,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在党政关注、群众关心、青年能为的结合点上选题,公开招募,公开项目,定期开展,持之以恒,动员组织青年志愿者围绕环境、卫生、交通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动员大中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场所开展义务讲解服务,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开展医疗保健、生活护理、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 十、广泛开展“新纪元从身边开始”志愿服务活动 在2001年元旦前后,世纪千年到来之际,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新纪元从身边开始”活动,号召广大青少年自觉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带动亿万群众参与,以志愿服务方式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办一件实事,以崭新的精神状态、良好的道德风貌迎接新世纪,迎接“国际志愿者年”,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友爱、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 全团上下要按照“打战役”的办法,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切实把这10项实事办好,确保青年志愿者行动取得突破性发展。在做好全团统一部署的重点活动的同时,各地、各条战线、各个行业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要通过一年的努力,争取年度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超过1500万人次,省级协会专门工作机构的建设、社区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试点等工作都取得较大进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十杰百优”评选及颁发奖章工作更加规范,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更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