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学联,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尚不平衡,有些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面临经济上的压力,经济困难问题比较突出;来自城镇困难企业职工家庭的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经济压力也逐渐有所显现。据部分高校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比例约近15%,其中个人经济来源总额相当或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特困生比例约为5─7%。针对这一情况,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使之初步得到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除了依靠国家主渠道、依靠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共青团组织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有所作为。各级团委、学联组织尤其是高校团组织要高度关注贫困生问题,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协助党政部门和学校做好贫困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自的,提高认识,把做好贫困生工作列入团委重要工作日程。高等院校是社会较为敏感的部位之一,高校学生也是众所关注的对象之一。经验证明:高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一举一动往往能对整个社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是解决贫困生后顾之忧、保证高校稳定乃至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要从为国惜才、凝聚人心、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很多贫困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其中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影响其潜心学习,乃至使有的学生完成学业面临困难。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切实帮助和扶持贫困生,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现实需要。团组织应当把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把党对青年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推进大学生素质发展计划的一项措施,抓紧抓好。
二、充分发动,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济困助学行动。深入开展济困助学行动是共青团和学联组织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团委、学联组织要认真做好发动工作,切实加强对这一行动的部署、协调和指导。当前的重点是协助解决特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确保他们在学业上不因经济原因而掉队。高校团委、学生会要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地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团中央、全国学联和省级团委、学联要在为解决特困生问题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为基层高校提供实际的物质支持和政策指导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取得实效。各省级团委、学联要直接指导并抓好一至两所贫困生比例较大、特困生问题较突出的高校,协助学校党委、行政,加强工作力度,为深化济困助学工作摸索经验。团中央将在北京直接抓三至四所高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用办事业的方式扎实推进,加紧建立济困助学服务体系。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缓解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要着眼于长远,用办事业的方式,做扎实细致的工作。特困生问题较突出的高校,团委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建立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登记卡制度,协助学校,根据特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解决办法;要拓宽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优先为特困生提供工作岗位和机会,并使奖、贷学金向他们倾斜;要在校内创造互助共进的良好气氛,发动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支持经济困难的学生,募集捐资,设立互助基金,用于解决特困生突出的困难;要广开渠道,采取有效方式,形成社会人士定对象扶持特困生的机制,下力气做好宣传工作,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资助特困生;同时要扶持和宣传学生中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典型,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发愤成才。贫困生、特困生问题较突出的高校团组织,要抓紧在上述几方面开展工作,并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有效做法,加快形成具有实效的济困助学服务体系。
为推动济困助学行动的实施,团中央、全国学联已集纳社会资金,设立了“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济困助学金”,今年首家企业捐助到位的资金,已在北京、四川、陕西、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高校发放。团中央、全国学联将进一步募集资金,每年在全国部分高校发放。各省(区、市)团委、学联也应采取相应方式,创造条件,筹措资金,设立济困助学金,用于扶持特困生问题较突出的高校。今年暑期,省(区、市)团委、学联可根据实际需要,面向社会,为留校贫困生创设暑期勤工助学应聘市场,进一步拓展贫困生、特困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渠道。
各省级团委、学联接到本通知后,即行研究制定推进济困助学行动的具体方案,确定各自直接指导的学校,同学校党委协商制定具体措施,并在4月中旬向团中央学校部通报情况。今年适当时候,团中央将召开工作座谈会,检查推进济困助学行动的情况,交流各地经验,并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发展这一行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