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 刘延东 同志们: 我们这次学校工作会议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改革正在逐步深化的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将学习赵紫阳同志最近的重要讲话,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部署今年暑期的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书记处认为,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对于推动学校共青团组织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将发生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代表书记处,就学校共青团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 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工作,以便于对我们的工作思路有个明确的认识。 去年年底在少数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潮,集中暴露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高等学校侵袭的严重性。在中央的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经过五个月的努力,政治思想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已经扭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全团从团中央到地方各级团委,特别是高校团组织,配合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稳定学生思想情绪。学潮期间,各级团干部特别是高校团干部,深入学生中做疏导、说服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今年一月,我们召开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部长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各级团组织要从维护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继续深入学生中间,及时掌握动态,消除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团中央就寒假期间及开学初的工作发出通知,要求抓好对学生骨干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正面教育的培训和组织回家度假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这一要求,寒假期间许多高校的团组织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团干部、学生骨干培训班,用中央文件的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为开学后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奠定很好的基础。许多地方团组织也积极采取措施,配合高校团组织,组织回家度假的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同党政领导对话,借以帮助他们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学习工农,正确进行反思,增强对党、对改革开放的信念。 二是开展正面教育。今年一月学校部长会议就明确指出,各级团组织要把开展坚持四项基本的正面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中央四号文件精神,团中央于二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通知》,为基层团组织特别是高校团组织深入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正面教育明确了目的、内容和方法。下达这个文件,意在强调在团内深入进行这项教育,主要任务是学习,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广大团员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分清是非、提高觉悟,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中锻炼成长;强调要着重帮助团员更好地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明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学生中进行这项教育,要同引 导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现行方针政策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根据这个文件的基本精神和一月全国学校部长会的部署,开学以来,各地各校团组织在学生中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主要有:开展各种专题教育;倡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学习马列原著、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的读书活动和党章学习小组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些都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 三是组织“对话”。“对话”既是一种正面教育,也是畅通言路、改进工作的有效形式。中央四号文件提出,应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健全和开辟正常的、经常的、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鼓励学生把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和对我们工作的批评、建议,通过各种正常方式提出来。我们在五号文件中也强调,对学生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要主动地、广泛地开辟各种对话渠道,通过民主讨论的方法、充分说理的方法、教育疏导的方法去解决。为推动“对话”活动的开展,团中央在三月又发出了《关于印发同大学生对话参考材料的通知》。不少地方,学校按照这一通知的精神,组织了学生与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等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有的还编印了适合本地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的对话材料。浙江有三个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的青年人到高校学生中去宣讲马克思主义,受到学生的欢迎。我们也在北京组织了一些青年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在高校学生中开讲座,取得了一些成效。人民日报也详细报道了前两天北大、清华、人大、北航七十多名研究生、本科生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五名研究人员进行对话的情况,效果很好。不少学校通过“对话”,既了解并努力消除了学生一部分思想疑虑,同时也吸取了学生中的合理建议和批评,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一些学校设立了校领导“接待日”、“意见箱”,还组织学生参与学校部分管理工作。 各地各校团组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党组织,对消化学潮给学生遗留下来的影响,稳定高校局势,维护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在第一线工作的广大团干部辛勤工作,为维护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书记处向他们表示深切感谢! 从这一段工作的回顾看,我们的思路是清晰的,坚持了三中全会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旗帜鲜明,方法稳妥,实践效果是好的。可以说,这一段的工作为今后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从长远看,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做好学校团的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加强和改进。
(二) 最近,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赵紫阳同志五月十三日在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强调要抓好正面教育,思想教育要讲效果,要“深入人脑”。这次会议发给大家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团的工作的若干意见》,一个是《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团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高校团工作的这个文件,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征求了部分高校党委书记的意见。这两个文件没有包罗学校共青团的全部工作,但是它的基本出发点是贯彻最近中央的一系列精神,着眼于改进和加强学 校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发挥团组织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的作用。也希望大家认真发表意见,使文件写得更好些。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育活动。这是近几年来由学校团组织着力倡导、认真组织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两项重点活动,已经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重视。李鹏同志最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根据实践论的观点,要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参加社会实践。所以,十分有必要更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实践和实践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深刻认识它在思想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两个基本点教育的有效形式,应当通过深入开展这两项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领会和把握两个基本点,更全面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次会上,大家通过学习紫阳同志最近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精神,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一点认识:只有把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完整内容,因此,坚持两个基本点,既是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它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八年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本身就是坚持和贯彻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的实践过程。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把握两个基本点的有效途径。学校团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充分注意挖掘现实生活中体现两个基本点及其辩证统一关系的实际材料去教育学生。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企业、乡村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去体验两个基本点在实践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引导他们认识:离开党的领导,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建设就搞不下去;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不能得到进一步解放,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下去;改革、开放、建设,一切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而明确自身成长的政治方向,振奋精神,行动上更自觉地为维护和发展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二、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应当通过组织这两项活动,以丰富、具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教材去鼓舞和激励学生。 我们看到,目前一些学生中所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对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青年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简单化、片面化,主要又是因为他们马克思主义的根底比较浅,对现实生活的实际缺乏了解,对八年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缺乏现实感受和深切体验。因此,学校团组织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克服弱点,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学习马列著作,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从理论上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推动他们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到实践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消化。学校团组织应当有目的地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推动大中学生去更全面、更深切地了解现实生活,使他们把在实践中得到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更加坚定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社会实践、实践教育之所以是正面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于可以使青年学生投身沸腾的社会生活,受到鼓舞、激励,可以推动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团组织开展活动时,都应当注重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和鞭策;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认识改革、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在实践中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明确方向,激发为四化勤奋学习的热情。组织中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理想。 三、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经受锻炼的有效途径,应当通过深入开展这两项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识别力、免疫力、抵制力和对改革、开放的适应力、承受力。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不能把学生封闭在温室里,不可能不让他们接触腐朽、丑恶的东西。关键是要引导青年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强识别力、免疫力、抵制力,增强对改革、开放的适应力、承受力。 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活动为青年学生接触社会,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经受银炼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团组织,要从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加速学生社会化过程这一高度去倡导和积极组织开展这两项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社会矛盾,甚至一时也会受到影响。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在不让他们接触,他们毕业后迟早也会接触到。关键是团组织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去分析、去识别,去伪存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还是要帮助学生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社会生活,增强对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风波的承受力。适应力、承受力弱,识别力、免疫力、抵制力也是弱的,两者密切相关。学校团组织要着眼于帮助学生成熟起来去组织活动。 从根本上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要帮助他们在思想、知识、能力几方面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能够担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任的新一代建设者,成为“四有”新人。这是我们自倡导组织大学社会实践和中学实践教育活动以来,始终坚持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符合党的总路线、总目标要求的,也是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设计和组织活动,还应当注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力求专业对口、学用结合,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起作用中受教育。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建设的现实需要,并与当地发展规划相协调,注重实用技术、职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在为当地培养实用人才上下功夫。 开展社会实践和实践教育活动,还要注意同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和现实步骤相结合。组织开展这两项活动,不能冲击正常教育秩序,不能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同时,在活动的整体性上,要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趋势和现实步骤相一致。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已经出现了良好势头,,各地各校团组织应加强预测和研究,和学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组织指导上把好关,使活动和教改相得益彰。 今年暑假,将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以“百县扶贫,学习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组织中学生开展“小星火”实践教育活动。把重点放在 贫困地区,放在农村,是今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意在推动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希望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十八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抓好具体指导和组织实施。
(三) 最后,谈谈加强对学校团的工作的领导问题。 我们讲加强对学校团的工作的领导,是由学校工作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学校团的工作重要性可以讲许多。至少有这么三点:第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第二,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学校的局势稳定与否,还关系到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能否巩固和发展。第三,学校是不断向各行各业输送青年的一条战线,学校团的工作做的如何,从学校毕业的团员的素质如何,影响到全团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所以说,学校团的工作是全团工作十分重要的方面。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团的工作的这些意义,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学校团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特别是要看到,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团的工作,能够提高团的领导机关、团的领导干部和全团工作的政治水平。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一部分,思想历来比较活跃。学校又是青年最为密集的地方。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以及社会矛盾、社会情绪都会首先在学校中、在青年学生中得到反映。如把握改革、开放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脉搏,如何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把握共青团工作,还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的课题。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把学校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以大大提高全团的政治水平。 书记处十分重视学校工作,明确地把它和企业团的工作一起列为全团工作的重点。同时,要求省、地市、县三级团委都要把学校工作作为一个工作重点。为此,我着重强调提出两点要求: 首先,一定要把学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地市、县三级团委要经常分析和研究学校工作。三级书记班子要熟悉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能够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分析新时期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变化,把握学生工作的客观规律,具有预见性。前一段,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抓学校工作,是有成绩的;但要看到,学校团的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规律,还需要不断去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把握其客观规律。还要能够经常地、及时地根据党委意图和实际情况为学校团的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会研究提出的工作意见,应当有着有落;发现问题,就应拿出办法努力加以解决。第一把手重视学校工作,分管书记要熟悉学校工作。还要注意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充实和加强学校部的力量配备。 第二,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继续贯彻“全团抓落实,工作到支部”的方针。着眼于帮助基层团组织形成内在活力,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部分基层支部活力不够,在班上发挥团结、教育的核心作用还不够充分,这个问题在大学和中学都存在。省、地市、县三级团委仍然要下决心通过继续深入基层,亲自动手,以点带面,努力改变这种状况。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要特别注意抓好对中学团的工作的指导,加强中学团的基础建设。同时,还要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协同有关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基层团干部提高水平,推动基层团的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摆在学校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书记处希望全国各级领导机关和学校团组织,发扬过去工作中的成绩,再接再励,继续前进,为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