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转发团黑龙江省委
《在新形势下做好团员发展
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一九八五年六月六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委,国家机关团委,团中央各部、各直属单位:

  现将团黑龙江省委《在新形势下做好团员发展工作的报告》转发你们。他们在团员发展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一九八三年以来,全国团员总数逐年上升,开始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由于青年总数增长幅度大,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下降的情况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因此,各级团组织的负责同志若不认清这一点,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团的组织发展工作,团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削弱,共青团就难以担负起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历史重任。为此,各级团组织应把加强团员发展工作,作为一项迫切的任务,予以高度重视。

  团中央要求,各地要继续贯彻“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的方针,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团员发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要根据“每年发展新团员数不低于青年数百分之四”的要求,制订出本地区、本单位团员发展工作的规划。目前,农村和城镇街道团员占青年的比例偏低,各地要花大力气,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把这两条战线的团员发展工作切实抓出成效。然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争取用几年的时间,使全国团员占青年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从根本上改变团的组织发展工作薄弱的状况。这就是一件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够办好的实事,必将有力地推动团的各项工作。

  今后,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每年要向团中央报告一次团员发展工作的情况。

 

  

 

共青团中央       
一九八五年六月六日    

 

 

在新形势下做好团员发展工作的报告

  团中央:

  一九八四年,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注意抓了团员发展工作,使全省团员数量有明显增加,团员总数从一九八三年的一百六十三万,增加到一百八十四万,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二点三,达到了我省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由于大批青年源源不断地加入团的队伍,团的战斗力得到增强,团的基层工作日益活跃,有力地促进了团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团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团十一大以来,我省团员数量稳步增长,我们对团员发展工作一直持乐观态度。但是,到一九八三年底,发现团员总数虽在逐年增加,而团员占青年的比例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过调查分析,找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近几年团员的增长速度落后于青年的增长速度。一九八二年以来我省青年数以平均每年五十万的速度增长,年递增率为百分之八;而团员平均每年只增加十万左右,年递增率为百分之六。从主观上看,主要是一些团的组织和团的干部,在团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有的只注意抓活动,忽视了团的自身建设和团员发展工作;有的认为目前团员数量够多了,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现有团员队伍的教育和提高上,对团员发展工作有所放松;有的在团员发展工作中缺乏长远规划和具体措施,任其自然;有的仍受到“左”的思想和旧观念的影响,在团员发展工作中,求全责备,不能把那些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及时地吸收到团组织中来。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对新时期做好团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团员发展工作是共青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真正做到大事大抓。同时,团员发展工作又是团的自身建设中一项艰苦细致的经常性工作,不能抓抓停停,而要坚持不懈,抓紧抓好。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全省团员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即:以“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的方针为指导,以适应改革需要,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为目的,坚持团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团员的数量和质量两个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开创我省团员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解决团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起了重要的作用,使全省团员发展工作出现了好势头。首先,各地普遍摆正了团员发展工作在团的建设中的位置。在工作布局上,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其次,做到了现有团员队伍的巩固提高同团员发展工作两手抓。以现有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和吸引青年;以青年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促进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第三,努力清除“左”的思想和旧观念的影响,正确掌握团员标准,把大量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吸收到团内来。

  二、抓住规划和落实两个环节推动团员发展工作

  科学地制定总体规划,从宏观上把握全省团员发展工作,是贯彻“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方针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坚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团员发展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对三个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分析掌握全省团员队伍分布现状。第二,分析掌握团员队伍年龄结构,把团员分成低龄(14一18岁),中龄(19—24岁),高龄(25—28岁)三个年龄段,重点掌握即将超龄离团的团员数量,使发展计划与之相适应。第三,分析掌握全省青年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和青年总数的增长幅度,为制定全年团员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九八四年全省团员发展的规划。全省各级团组织根据这一规划的要求,普遍从本地实际出发,层层制订发展计划,形成了全省团员发展工作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为了保证规划落实,我们通过信息反馈,随时掌握各地团员发展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年中,对各地落实发展计划情况进行普遍检查,向全省发出情况通报。在抓计划落实的同时,我们还反复强调了保证新团员质量的问题,及时纠正了个别地、县过分追求数量,忽视团员质量的偏差,保证了团员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总结全年工作中,我们把团员发展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团委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各地就团员发展工作向团省委写出书面报告,对成绩突出的团组织进行表彰。由于年初抓规划,平时抓落实,年终抓检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程序,使团员发展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一九八四年全省发展新团员三十九万,团员占青年的比例上升到百分之二十五点九。

  三、同改革相适应,与活动相结合把团员发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团的各项活动相结合,是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团员发展工作的关键所在。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后,产业结构开始向商品生产转化,青年的状况一是分散,二是流动性大,给团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城市改革中,第三产业的兴起,使街道集体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青年急剧增加,团员发展工作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必须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要求,使农村和街道个体青年中的团员发展工作在加强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我们首先从改革和调整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入手,为团员发展工作奠定了可靠的组织基础。并进一步指出,“两户”青年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创造条件,重点培养,把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及时而大量地吸收到团组织中来。团松花江地委一九八四年发展“两户”青年八千六百九十三名,占农村发展新团员数的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外出青年的团员发展工作中,我们打破常规,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在集体外出的团员中设立临时团支部,负责对外出青年中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外出半年以上,符合团员标准的,可以由临时团支部发展;二是对分散外出的青年积极分子,请当地团组织协助考察培养,在征得原团组织同意后,由当地团组织发展。由于注重了在农村青年中加强和改进团员发展工作,一九八四年我省发展农村团员二十四万,占全省发展新团员的百分之六十一点五,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团员比例偏低的状况。

  在街道集体企业和个体青年中的团员发展工作,我们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整顿和健全街道团组织。首先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抓了试点,通过清理团员档案,找回丢失团员一千一百多名。在整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团员发展工作,全区在街道青年中发展新团员一千八百多名。南岗区的经验推广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到八四年底,全省街道闭员占青年的比例由一九八三年的百分之八上升到百分之十三点二。第二步,在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个体劳动者联合会团委,逐步形成个体青年团的组织系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团委,通过在个体青年中开展“联业联谊”活动,大力加强团员发展工作,使个体青年中的团员比例由原来的百分之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五。

  团员发展工作,不仅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相适应,而且要同团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实践中,我们以团的各项活动促进团员发展,以团员发展工作为团的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尝到了甜头。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战役打响后,我们提出“以整顿促发展、以发展促整顿”,把团员发展工作作为整顿的重要任务,既保质保量地搞好了整顿,又使农村团员队伍得到壮大。在全团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组织发展,强调在学教活动中大量吸收先进青年入团,并把组织发展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期间,全省有二十七万一千多名青年加入了团组织。

  我们还注意把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做到实处,努力建立一支数量可观的青年积极分子队伍。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使这支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省青年积极分子队伍已达一百七十四万人,为今后的团员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    
一九八五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