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关于学习万里、 (1984年12月21日)
一九八四年十月下旬,万里、胡启立、郝建秀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两次接见了团中央邀请的八省、市青年改革积极分子,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对经济体制改革、青年在改革中的作用和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都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是全团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很好辅导材料,而且对于做好改革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开创团的工作新局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现将《万里、胡启立同志接见青年改革积极分子的讲话》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学习,以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加深理解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团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附一: 万里同志接见青年改革积极 (根据记录整理)
(一)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富国利民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全国都在传达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酝酿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件大事。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是按照中国的实际搞社会主义的重要文件,是总结了我们三十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而提出来的。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翻两番,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科研、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包括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素质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一切都围绕这个任务。 我们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国家富强,使人民得到实惠,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是我们各项改革的出发点。我们看一个改革是否正确,是否成功,就是要以此来检验。正因为改革这件事关系到富国兴邦,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民族振兴,所以才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并为全世界所瞩目。我们要把这场改革搞成功,必须对改革精心指导,不断了解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解决新问题,使改革沿着正确道路顺利发展。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最主要的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改革要给群众以实惠、给群众以民主。只有做到了这两条,改革才能得到群众的热情拥护,才有可能成功。农村改革正是这样,改革越深入,农民得到的实惠就越大,自主权就越多,所以他们改革的热情特别高,他们非常拥护改革。五年前,我到安徽怀宁县去时,那里的社员很贫穷,我到社员家里访问,他们没有茶叶为我泡茶,给我喝的是白开水,用的是粗瓷碗,感到很难过。当时看到这种情况,我作为省委第一书记,心里真不好受。现在哪个地方好了,经过改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盖起了新房子,用上了地毯、沙发。农民写信告诉我说,要我回去看一看。五年变化就这么大,所以他们非常拥护改革。 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富起来,光让国家富不行,也得让人民富起来,二者兼顾,就叫做富国利民。民富和国强是一致的,人民富强了,国力就会强盛。
(二)改革要把提高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在改革中,所有服务行业都应把提高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生产部门要做到使产品物美价廉。这就得讲智力、讲技术,我们得向这个方向努力。光你本单位、小团体得点利不行。一定不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去坑害人民。农村改革的成果是实打实的,拿出了更多的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农产品。但城市的改革就不同,有些人很容易在某些环节上弄假,涨价捞利,坑害老百姓,这是不行的,这不是改革。城市改革总的原则必须要方便群众。不要只是自己得到实惠,而且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前几天我看到一份材料,说有一个公共汽车公司为了多卖些车票,汽车停在那里拖时间不开,使等车人干耗时间,这就违背了群众的利益。 在今后的竞争中,质量是最有决定权的东西。一个企业能否站得住脚,关键看产品质量。譬如药品这种东西,搞好了治病,弄不好要人命,它与别的产品不同,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要管得严一点。总之,产品得向人民负责。一要降低成本,二要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发展企业的正道。这个指导思想一定要非常明确,决不能损害人民利益,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否则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改革就不会成功。 企业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要提倡在互利的条件下搞企业间的联合。企业经过改革,会多出一些人员,一是由于政策对头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是由于科技的应用,技术能力提高了,用不了那么多人了。企业减人,这不是坏事。这要先向你们打一个招呼,我们的工厂里有一部分人可能要闲起来。人多用不了怎么办?这部分人也要很好地安排。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不会让谁没有饭吃,人人会有饭吃。不过可不是过去那种“大锅饭”、平均主义了,吃得有好有差,不一样就是了。减下来的人可以转到其他行业,多数要转到第三产业。现在我们在人员就业结构上很不合理。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职工大约占就业人口的一半,而我们的第三产业薄弱,人员十分缺乏。要把企业中剩余人员,中学毕业生和待业青年加以培训,转到第三产业中来。
(三)把优秀人才发现出来,提拔起来 企业要改革好,首先是要调整好领导班子,要把那些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提拔起来,组成好的领导班子,没有这一条,什么改革也搞不成。看管理、经营才能不能只看文凭,大学毕业不一定会经营、会管理,主要是看实际能力。能否选好领导人才,这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比较而言,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解决得好。每个地方、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诸葛亮”,要把这些人才发掘出来、提拔起来,这是件大事。 小平同志讲,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十条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第九条,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个带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没有人才,没有知识,什么事也做不成。现在地球上正在进行激烈的“智力竞赛”,除了社会制度的作用外,决定强与弱、富与穷的,就是这个竞赛。哪个国家智力开发得好,哪个国家就富强。在我们国内也一样,哪个地区智力高,哪里就富强。为什么上海行?苏南地区行?我看就是由于智力水平高些。 一个长期不前进的企业往往不是由于设备问题,而是因为不注重使用和提拔人才。有些单位的领导人往往借口青年“没有经验”、“说话办事没准头”,或者说人家“骄傲”,而把一些有能耐的人压着不提拔,这是非常不好的。有些有才能的人,往往爱提些意见,有些领导人就认为他不听话,是“刺头”,看不顺眼,说“这小子太骄傲”,不光不提拔人家,还把人家看成眼中钉。所谓“听话”,各人会有各人的标准,有些人往往从自己的标准出发,而不是从党的原则出发,这是很值得一些担负领导职务的同志注意的。现在在用人问题上,挑人家出身成份如何如何的人不多了,但以自己好恶和私利为出发点的人还是有的,还要引起特别注意。所以,做领导的,要特别学一学这次三中全会决定中的第九条,真正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题问看成大事,怎样做到起用一代新人,各地、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党内有一批党性强、觉悟高的老同志,他们积极热情地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希望青年人能接替他们,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是很好的,我们感谢这些同志。如果换成没有这样觉悟的人,把后起之秀压住不提拔,就会延误党的事业。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同志当伯乐,把千千万万匹千里马识出来,挑出来,使我们国家出现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
(四)教育改革要与城市改革同步进行 教育必须改革,要与城市改革同步进行。对大学的部门制约不打破,不把大学开放出来,无论如何不行。现在大学里不仅有设备上的浪费,而且在人才上不能互相交流,这个浪费更大。 应多办些职业学校、中专学校,这样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待业问题。现在我们的中专生不多,这是教育结构上的问题。都愿意办大学,不愿意办中专,这不好。待业青年的形成和教育结构有关系,高中毕业的学生除了考大学什么职业都不会,务工务农都不会。要多办些职业学校,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各单位都会抢着要。 大学的科研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有,要解决生活服务的问题,怎么让大学里的教员不用天天回家做饭,孩子有人管。你们在大学里搞服务事业,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解决知识分子的困难,这很好嘛。最近北京大学几十个教授副教授联名给我来了封信,现在他们是教师中的主力,工作任务很繁重,可工资没有超过一百元的。你们(指工厂工人)工资都是三位数字了,可他们没有超过两位数,上有老、下有小。这一部分人是很苦的,将来从工资上解决一部分,再有就是发展社会服务来解决他们的一部分困难,如做饭难、洗衣难等。(胡启立:在大学里开展社会服务,学生搞勤工俭学,方向是对的,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办法。)
(五)共青团要带领青年们在改革中当闯将 为什么我要来同你们见见面,跟你们谈谈?因为改革要靠你们这批人打先锋,当闯将。现在农村专业户中的青年人很多,这是一批创业的人。在座的都是青年人,是改革的闯将。现在出现这么一批创业的带头人,我非常高兴。如果我们几十万个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领导骨干是你们这样的人,那就更好了。 我们对你们的希望,第一是要起先锋作用,要在改革中当闯将,第二是要当我们这一代人的接班人,担负起各条战线的重担。 我们三十年代投身革命时,有一股干革命不要命的精神,不推倒三座大山誓不休。今天,我们不是提倡青年人不要命,但应当有一股不服软的劲,不相信我们国家就总这么落后,我们现在的青年需要这个精神。现在,党中央为青年人打开了改革的大门,在广阔天地里,你们就干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嘛!城市青年什么时候能达到象农村青年的那种精神面貌,那种勤奋精神,我看我们的国家就大有希望。 当然要改革必然会有阻力,一个是保守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的束缚,必须有所冲破;二是一些“左”的思想会阻碍改革,必须继续肃清;三是我们现行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上层建筑方面的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必须有所改变,使之适应目前这种活跃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都需要一种勇敢精神,敢字当头。三中全会文件上讲“大胆”,就是要提倡改革的勇敢精神。我们各地都需要有一批改革的带头单位、带头人。希望你们这批闯将继续闯下去,不要畏缩。同时在改革中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按科学规律来闯,这同“文化大革命”中的那种“闯将”是根本不同的。科学,就是经济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嘛,要认真研究,对要改革的问题要真正认准。改革中可能有改得正确的,也会有改得不太正确的,甚至是改得完全错误的。正确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对不正确的也不要大惊小怪,要认真查找问题所在,把它改好。各级党委、政府,每个同志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不要怕,碰到困难不能缩回来,有了经验及时推广发扬,有了错误,注意及时纠正。 要搞改革,领导作风要有一个根本转变。你们看,耀邦同志刚开完三中全会就去山东等地调查研究去了,他看了后讲的几条意见很好。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改革,就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改得正确与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改革是一场大的变革,是一场革命。我们的党也好,青年团也好,要有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不一样,参差不齐,除了“三种人”以外,其他的都是认识问题,有的是知识水平问题。通过实践,绝大多数人都会跟上时代,达到认识的统一。
(六)青年们要好学上进,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八十年代的青年与二、三十年代的青年、与五十年代的青年所处的时代不同,任务也不一样。你们肩负着建设四化的重任,怎样担负起这样的责任?这就有一个学习的问题。要动员青年学技术、学文化,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一代新人。青年在各个岗位上都要起打先锋的作用,带头吃苦耐劳,带头学习技术、学习文化,这就是我们对当代青年们的希望。学习不要脱离实际,要赶快把本职岗位上应知应会的学好、学深、学透,然后用好。国家建设的重担落在你们这代青年身上,你们要有志气,敢担当,干一行爱一行,成为那一行里手,精通那一行业务,成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成为青年企业家、经营家和各行各业的专家。 现在物质享受比我们推翻三座大山那时不知好多少倍,时代不同了,生产力发展了,可以穿好一点,吃好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但不要把这些东西和勤奋钻研、艰苦创业、勤奋学习的精神对立起来。有了勤奋的创业精神,才有更高的物质享受。这个关系要给青年讲清楚。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在有些青年有点懒惰,懒惰不得。要把青年的这方面的思想工作做好。 学习科学技术不仅是为了当前,而且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要满足于现有水平。我们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精神,就不能跟先进的国家在智力上开展竞赛,我们国家就没希望。青年工作还是要抓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这种上进的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强盛的希望所在。
(七)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企业创优质、能翻番 共青团的干部首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带头熟悉自己的业务。业务就是科学。干哪一门,就爱哪一门,这是第一条。在哪一门,就熟悉哪一门,精通哪一门,在哪一门就要当哪一门的闯将,当改革的带头人。这样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好做了。如果在建筑公司工作偏要学文学史去,那经理当然就不干了。《红楼梦》好,毛主席说一个人看几遍都不够,学文学的和业余爱好当然可以,但你在那里整天看《红楼梦》,工作放着不管,这样的团的工作当然我也不赞成。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切都带头,这样团的工作就行了,将来的干部就出多了。起偏了方向就坏了。搞商业工作的团干部,如果不安心,不熟悉商业业务,那怎么行呢。共青团员、团干部在哪里都应该是哪里的内行,都应当是哪里的闯将,各行各业都要这样。(胡启立;只有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是真正的行家里手,才能够去做思想工作,否则是难有发言权的。女排教练袁伟民同志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他首先是排球的行家里手。团的干部怎么带,往哪个方面带很重要,不能搞成两张皮,把政治思想工作与本部门的业务脱离开,另外搞一套所谓政治思想工作,这不行,一定会脱离群众。当然,学哲学,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是必要的。如果我们的政治工作者都能象袁伟民那样,这样的政治工作者有多少,各地都会抢着要的。这样政治工作者越多越好。)刚才所讲的,不仅适用于团组织,也适用于任何单位或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能保证企业创优质、能翻番,这才行。否则,这个党组织的工作是失败的,团组织的工作也是失败的。如果团组织带领青年创了优质,提前了工期,青年们也获得奖励,得到实惠,这样的团组织能不得到拥护吗?我看不会。党委要重视共青团工作,要善于利用这支生气勃勃的力量去开展工作。
附二: 胡启立同志接见青年改革 (根据记录整理)
万里同志工作非常忙,他已经见过大家一次了,但这次他又主动提出来再见大家一面。今天万里同志作了重要的讲话,我没什么补充了,只说一点希望,就是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志以及这个年龄线上的同志,也就是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要认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要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你们这一代青年的殷切的深厚的期望。下决心在你们的手里实现翻两番的伟大目标,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小康以后再经过三、五十年的努力,接近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前十六年,以及以后的三、五十年的前期,在座的各位和你们这一代青年都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骨干和中坚力量。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现在,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承认中国经济的腾飞是大有希望。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成熟的党,现在的党中央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总结了正面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经验,正确地解决了历史的和现实的若干重大的问题,并且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产生了两个三中全会的决议。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党的十二大和两个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求实的革命态度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 我希望在座的同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能够在政治上更加坚强,较少的受外界干扰,能够应付各种环境,各种情况,因为我们要从事的事业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一场革命。这里面有挫折、有失败、有胜利、有困难,有顺利的时候,有成功的时候,有失败的时候,你可以遇上各种各样的情况。你成功了,你的头脑可不要发热,对青年人来说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保持冷静的估计,客观的分析,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折不挠的精神,胸怀大目标,在斗争中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前进,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的奋斗。要赌这么一口气:不信中国就老这么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它是有无比优越性的。但是由于过去种种因素,我们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是这个制度的问题,而是我们种种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要给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使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