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批转《长江葛洲坝
工程局团组织在重点建设中发挥
突击作用的调查报告》
(1983年9月30日)
共青团中央通知:
现将团中央工农青年部、团湖北省委联合调查组关于《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团组织在重点建设中发挥突击作用的调查报告》转发给你们。长江葛洲坝水电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几年来,工程局各级团组织紧密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共青团工作,带领广大青年在重点建设中发挥突击作用,为建造第一流大坝、培养新一代水电工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做法可供各地工矿企业团组织特别是重点建设单位团组织借鉴。
集中财力物力,确保重点建设,是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振兴和“翻两番”战略目标的实现。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宣传教育,把广大青年的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引导青年把爱党爱国之情化为振兴中华的具体行动,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关心重点建设,支援重点建设,参加重点建设。承担重点建设项目单位的团组织要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开展义务劳动,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节约材料资金,为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贡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对广大青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抓好文化技术学习,从根本上提高青年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文化水平,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重点建设工程在国家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团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都要把加强重点建设工程团的工作,作为团在四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好各项活动,带领广大青年做重点建设的英勇突击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处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大坝设计全长2561米,电站装机21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41亿度。工程从一九七○年十二月动工,到一九八一年实现了大江截流、通航、发电,第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目前二江电厂七台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增强了华中电网的供电能力,改善了川江的航运条件,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二期工程正处于全面施工高峰,计划到一九八六年大江厂房第一台机组发电。
长江葛洲坝工程局现有职工48000多人,青年职工22000多人,其中团员7910人。建坝十多年来,这个局团组织积极带领团员青年在工程建设中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敢打硬仗,勇猛拼搏的革命精神,为建造大坝,培养队伍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
提高投资效益,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工程建设的效益突出地表现在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上。几年来局团委以“优质、高速、低耗”为主攻方向,开展劳动竞赛,带领广大青年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益中发挥突击作用。
(一)严把质量关,精心施工,建设第一流大坝。葛洲坝水利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年大计,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局团组织在生产活动中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广大青年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每拌一罐料浆、每立一块模板、每扎一根钢筋、每浇一方混凝土都严细认真、一丝不苟,为建造第一流工程而努力奋斗。混凝土拌和,是保证大坝浇筑质量的第一关。拌和厂团委为了牢牢把住这一关,在全厂青年中开展了“最佳青年操作手”竞赛,使青年们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操作技术普遍提高,涌现出34名最佳操作手。青年们拌和的水泥衡量精度和骨料衡量精度均提高10%,混凝土入仓合格率达到了100%。浇筑一分局浇三队质量曾一度上不去,经常出现扒仓返工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团支部组织了青年突击队,抓住下料和震捣的关键环节,定人、定点,严格把关,使浇筑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8%,杜绝了扒仓事故。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的2号船闸“人”字门,每扇高34米,重600吨,要求垂直度误差不超过五毫米。由三十三名青工和三位老师傅焊接的这两扇巨门实际误差还不到两毫米,使前来参观的外宾惊讶不已。对每一个关键工种,团组织都教育青年严格按照质量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安装分局青年班长张兴智在二江电厂机组安装中,精心装配,严细认真,经他这个班组装的转子质量均一次验收合格。在安装七号机转子时,由于铁片厚薄不匀,影响质量,他们将四百多根大螺丝全部卸下,三次进行技术处理,保证了组装质量。他说:“党和人民把建坝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只有为它增光的责任,没有给它抹黑的权力。”
(二)勤俭节约,修旧利废,降低工程成本。葛洲坝工程局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深知国家用于重点建设的财力物力来之不易,必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多年来,团组织把拾旧利废,勤俭节约作为一项传统活动,带领青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节约一段钢筋、一块木板、一斤水泥做起,积少成多,用于工程建设,堵塞浪费漏洞。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浇筑二分局木工一队团支部,教育团员青年树立节约光荣的思想,克服大手大脚的现象,发动青年回收和修理垫圈、扣件、钉子、模板、螺丝螺帽。团支部有节约箱,团小组有节约账,指标分配到组、落实到人,展开竞赛。全体团员青年都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在工地上拣拾散落的物资,青年们逐步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觉做到上班下班不空手,工余饭后搞回收。青年锻工黄友峰常年坚持洗废纱,拣煤核,改炉膛,用废铁锻打抓钉,仅八一年就节约4000多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局团员青年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共创节约价值149万多元,为降低消耗、节约投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敢打硬仗,苦干巧干,加快施工进度。工程局团员青年心里都有这样一笔帐:一台机组早一天发电就可收回十几万元的投资;长江三峡早一天复航,就可减少三十万元的损失。所以他们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在各级团组织的带领下,广大团员青年发挥体力和智力优势,苦干巧干,争时间、抢速度。由于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施工中经常遇到一些急、难、新的生产任务,这为青年建设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他们急工程建设之急,应工程建设之需,勇于承担任务,攻克难关。在浇筑二江泄水闸大会战的紧张阶段,因运输线路不足,混凝土供不应求。会战指挥部决定铺设一条新的铁路线。但是,这条铁路线要通过一座土山。机械进不去,施工又紧张,抽不出人力,局团委主动请战,承担了这个搬山开路的任务。他们组织数千名青年义务劳动,业余突击,肩挑人抬,苦战二十天,挖土万方,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受到局领导的赞扬。一九八一年一期工程主体浇筑结束后,大坝面临着长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确保安全渡讯成为当时的关键。为观测大坝水下情况,泄水闸底层三十多米深处的五个积水井和十七条观测廊道急需清理,以便在洪峰到来之时准确掌握各种技术数据,确保大坝安全。局团委急渡讯之急,带领青年迎难而上,组成了二十多支以团干部为核心的业余突击队,承担了这项艰巨的清淤任务,他们在场面窄小,阴暗潮湿,无辅助手段的条件下,不顾井深泥多,臭气熏人,连续奋战一个多月,终于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干净、彻底地完成了任务,为安全渡汛立了大功。团组织不仅引导青年苦干实干,出力流汗,而且鼓励青年开展技术革新,为大坝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在一期工程施工中,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进口车T20和S30往往因缺少配件而抛锚,严重影响施工。团员陆建政,刻苦钻研,精心设计,反复试验,革新成功了一套失蜡浇铸设备,解决了进口车配件问题。青年工人胡大荣革新成功压力式穿轴工具,提高工效十倍。团员方国光革新成功模板整体提升机,提高工效七倍。四年来,全局青年共实现技术革新123项,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268项,创一流成绩259项,工地革新之花常开不败,生产纪录不断刷新。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一期工程提前发电,加快二期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党政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生产有困难,就找共青团!”
二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这个局职工队伍中青年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坝建设的主力。在实践中,局团委深深地意识到,青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劳动态度和文化、技术素质直接影响着大坝的建设,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为此,他们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建坝育人”作为二位一体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工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水电新军。四年来,全局青工中共230人入党,5500人入团,4510人成为生产技术骨干。
(一)针对青年思想实际,开展“为大坝建设添光彩”的主题教育。这个局的青年,绝大多数是7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他们对“老水电”的光荣传统不甚了解,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面对苦、脏、累、险的劳动条件,一部分青工不安心工作,极少数人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地影响着职工队伍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几年来,局团委广泛地开展了“我爱葛洲坝”、“爱大坝,当主人”的主题教育。他们联系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史、葛洲坝工程建设史,把“三热爱”教育、主人翁思想教育、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融汇在一起,利用团刊、板报、广播、青年之家等阵地,运用政治轮训、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专题报告会、讨论会、诗歌朗诵音乐会、演讲、征文、图片展览以及上团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地宣传老一辈水电工人的艰苦创业史、葛洲坝工程建设的意义和成就,以及青年一代在工程建设和未来水电事业中的历史责任。在普遍教育的同时,团组织还注重后进青年的帮教转化,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并采取结对、家访、送暖等方法,坚持循循善诱,启发疏导。通过教育,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增强了热爱大坝、建设大坝的主人翁责任感,树立了艰苦奋斗、以苦为荣的思想。原先不安心工作申请调动的青工纷纷主动收回请调报告,表示要安心本职工作,把青春献给大坝建设。全局1346名后进青年中,1057年人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许多人入党、入团、提干,成为先进人物。现在“为大坝建设增光添彩”已成为全局广大青工的自觉行动。
(二)抓好文化技术学习,引导青年立地成才。葛洲坝工程是高度机械化施工,设备先进,工序复杂,技术性强,没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养,难以胜任。这个局的团组织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组织青年学习文化、技术,引导青年立葛洲坝之地,成水利建设之才。他们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搞好青工的文化、技术补课。全局共成立青工学习小组105个,各级团组织举办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技术培训班546期、开办小知识竞赛210场、开展技术比武149次、搞岗位练兵246次。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青工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情,促进了他们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全局参加文化补习青工的合格率达65%;有927名青年考上了电大、函大、职大和正规大学。浇筑二分局钢筋队团支部积极组织青年学技术、练操作,117名青工的平均技术等级由1.79级提高到4级;该队二级青工吴建平刻苦学文化、钻技术,实际技术水平已达到六级工的标准,担起了队里“放大样”的重要工作。
(三)学先进,树标兵,激励青年奋发向上。在加强青工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这个局团委还大张旗鼓地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大力倡导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先进人物鼓舞作用,激发青年奋勇争先。几年来,他们组织青年坚持学雷锋、学张海迪等模范人物的事迹。同时,培养了大批本单位的青年先进人物,先后树立了象“工程建设的实干家周日山”、“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的青年浇筑工吉保定”、“雷锋式的好青年曹佐英”、“苦干实干的生产能手万少安”等190多名青年标兵,表彰了几千名先进青年。在榜样的带动下,全局青工学先进、争上游蔚然成风,先进面不断扩大,出现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局面。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局特等功臣女焊工周日山,几年如一日苦干实干,勤奋学习,掌握了较高的焊接技术,三年干了四年半的活,在大坝施工中建立了卓著的功绩。局团委广泛宣传她的先进事迹,在青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青工自觉以周日山为榜样,象她那样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大坝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女焊工程汉珍,在周日山的影响和帮助下,苦练技术,提前一年零八个月转正定级,也成为青年标兵。去年,全局有三分之一的团员青年跨入先进行列。
(四)丰富业余生活,陶冶青年情操。葛洲坝工程施工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关心青年的业余生活,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对于陶冶青年情操,促进他们安心工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几年来,这个局团组织把活跃青年的业余生活做为共青团的“正业”,积极创造条件,兴办阵地,组织活动。他们在党政部门的支持下,自力更生筹集经费,利用废旧材料,因陋就简地办起“青年之家”110之余所,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各团支部基本普及了球类、棋类、乐器等文体用品和文化杂志书籍等,很多支部还拥有电视机、电唱机、照相机等器材;各分局团委都有足球、篮球等活动场所,有的分局已建起了“青年活动中心”;工程局正在加紧筹建一座大型的“葛洲坝青少年宫”。目前三级团组织的文体活动阵地已初具规模。广大青少年在这里读书看报,增长知识;打球下棋,锻炼身体,真正成了吸引青年的“家”。除日常生活之外,团组织还定期举办球赛、棋赛和歌咏会、绘画、书法、摄影、游览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大大活跃了青年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劳动之余得到了高尚有趣的精神享受,培养了良好的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广大青工普遍反映,这里的生活充实,工作起来有劲头,有奔头。
三
葛洲坝工程局团组织之所以能带领青年在大坝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在团的工作中有一个坚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葛洲坝建设也进入施工高潮。在新的形势下,局团委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开展团的工作,动员和组织青年为建设大坝贡献青春。四年多来,各级团组织始终坚持了这个指导思想,在工程建设的每个关键阶段,都相应地开展各种生产突击活动。在二江泄水闸施工中,他们响亮地提出了“大战泄水闸、争当突击手”的口号,掀起了在规模的会战热潮;当全局万众一心保截流的时候,他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截流立功”的竞赛活动,组织了四次全局性的突击活动,取得了重大胜利;工程进入确保通航、发电、渡讯阶段后,他们又在青年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几年来团组织围绕工程建设承包了183项共青团工程,组织了3380多次义务劳动,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生产价值533万多元。
(二)有一支过硬的团干部队伍。葛洲坝工程局团干部有三个特点。一是工作勤奋。他们热心团的事业,积极主动,勇于进取,乐于吃苦,富有献身精神。汽车分局团委副书记张金泉,80年上任后,团委专职团干一直就他一人,担子重,工作忙,毫无怨言,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经常睡在办公室,团的工作年年受到分局党委的表扬。二是作风扎实。他们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明瞭大坝施工的关键,把工作落实到基层。81年拌和厂混凝土拌和一度生产上不去,这个厂团委一班人主动到第一线跟班劳动,了解情况,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进料、拌和、运输三个单位协调不紧,所以及时在青年中开展了以工序之间紧密配合,保质保量创一流成绩为内容的“一条龙”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变了全厂生产面貌。三是以身作则。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突击活动带头干,困难时候冲在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81年7月当长江特大洪峰通过葛洲坝时,浇筑二分局木工一队团支部承担了二江厂房下导渠围埝的防护任务。当时江水汹猛,急剧上涨,严重威胁着设备和材料的安全,围埝急需加固加高。团干部不顾被洪水卷走的危险,带头跳入水中,手拉手筑起人墙,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任务。正因为有这样一支好的团干部队伍,才能够带领青年成为大坝建设中的英勇突击队。
(三)党组织重视和支持团的工作。这个局各级党组织十分关怀新一代水电工人的成长,他们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十年建坝、十年育人”的战略目标,随着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及时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青工方面来。各级党组织把团的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日程,主要负责同志经常过问团的工作,参加团的活动,交任务、提要求、教方法。还吸收团干部参加党组织和行政召开的有关会议,以便了解生产情况和施工安排。并较好地解决了团干部配备、工作时间、活动经费等实际问题,为团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培养新一代水电职工,党政领导舍得花本钱,举办了职工大学、技工学校以及各种文化技术补习班。在办公室、职工宿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浇筑二分局修建了一座宽敞漂亮的教学大楼,为青年学习成才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各级党组织还十分关心青年的业余生活,支持团支部兴办“青年之家”,对青年的婚姻、住房等实际困难都尽最大努力予以解决。这些对于稳定青工队伍,鼓励青年立足大坝多做贡献起到很大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在重点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大有可为。只要我们坚持以四化为中心开展团的工作的思想,围绕工程建设组织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就能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成为重点建设的英勇突击队,为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