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关于开展“全国青年
读书活动”的通知

(1983年9月24日)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城乡广大青年中,学习知识、刻苦读书的风气正在兴起。这股读书的热潮不仅在大、中城市方兴未艾,而且在广大农村也开始形成。广大青年这种积极进取的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在前进、时代在前进的历史潮流,也充分展示了我国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一代风姿。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指示精神,更好地组织广大青年参加读书活动,使他们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并通过努力读书学习,提高政治、文化素养,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我国四化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决定从今年十月起,在全国城乡广大青年中开展有组织的读书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积极活跃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使青年在读书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接受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入手,逐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参加对象:凡年满十四岁至三十岁的青年(包括工业、财贸、交通、农业、部队、大中学校、科研等各个行业,以及个体劳动者、待业青年)均可向本单位或街道团支部报名参加。

  三、阅读书目: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每年向全国青年推荐一次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历史知识、政治理论、人物传记、思想修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今年推荐的书籍共六十种(附“全国青年读书活动”推荐书目),由出版发行部门组织供应。各地团组织可组织团员和青年向各地新华书店预订和购买。

  四、学习形式:开展读书活动要坚持自愿参加、自学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的原则,可采取自由结合或个人自学的形式,也可按团支部、团小组或生产班组、生产队、街道、班级、连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学习。

  五、表彰和奖励:

  1.今年十月至明年十月为一个读书活动期,对这期间在读书活动中成绩优异的个人和集体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2.个人奖励条件:一年内读完五本以上的推荐书籍(其中包括两本政治、历史方面的书籍),通过读书活动,在工作、学习、思想各方面有明显提高,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能够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习心得或论文;优秀的读书演讲个人;积极参加并热心于读书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

  3.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由团支部或基层团委根据上述条件评选后,作为候选人报团县委(城市报团委)审定,然后由省(市、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核实汇总,报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评选结束后,将在全国范围内颁发二十万枚“全国青年读书奖章”。奖励名额统一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由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协商后分配到地、市、县、区等基层单位。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中直、国家机关、全国铁道、民航系统的评选办法及奖励名额另行规定。届时,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将委托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向先进个人颁发“全国青年读书奖章”。

  4.对组织和辅导青年开展读书活动方面有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团支部、学生会、青年之家、团委或图书馆、文化站等),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委托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颁发“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奖状及奖品。五百个全国先进单位的奖励名额将统一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由省(市、自治区)团委、青联、学联负责评选。

  5.优秀的读书心得、文章除在报刊发表和电台广播外,将由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统一汇编成册,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陆续出版。

  6.选拔优秀的读书心得演讲者赴京演讲。

  7.选拔读书积极分子和优秀的读书演讲个人参加一九八四年暑期举办的全国青年读书夏令营。

  表彰和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把读书活动搞得更好。因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青年认真读书上,不要把读书活动搞成评奖活动。

  六、指导工作:为了加强对全国青年读书活动的指导,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决定成立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设在团中央宣传部)。各地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对团员和青年读书活动的指导。各级团委可邀请当地党政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知名人士指导青年的读书活动。各地有关青年读书活动的日常工作由团委宣传部(文体部)负责。要充分利用读书辅导、心得交流、读书演讲、读书知识竞赛、历史知识答辩会、征文比赛、读书专题讨论会、作家与青年见面会、厂际读书联谊会、总结评比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把读书活动引向深入,使读书成为青年们真正喜爱的一项活动。要特别注意培养和发现读书活动积极分子、演讲人才、先进读书小组。要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扩大读书活动的规模,提高读书活动的效果。

  七、宣传工作:各地团委要注意抓好读书活动的宣传工作,及时制定宣传计划及要求,更好地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出版社及地方的青年报刊,要通过多种形式搞好宣传。《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将开辟全国青年读书活动指导专栏,通过书籍介绍、问题解答、智力测验(从推荐书籍中出题)和刊登读书心得等多种方式开展辅导工作。

  八、总结经验:组织青年开展读书活动是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的一项长期工作。随着青年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将逐步做到经常化、正规化。各地团委、青联、学联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读书活动水平。各地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和经验,请随时报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拟于明年下半年召开青年读书活动经验交流和表彰会议。

 

附:

“全国青年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一九八三年十月——一九八四年十月)

第一部分 历史知识

祖国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社会发展史  陶大镛主编  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中国通史纲要 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胡绳著 红旗杂志出版社出版
八十年寻路记 余心言 刘绍荣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  徐元冬等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第二部分 政治理论

邓小平文选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通俗哲学    韩树英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政治经济学入门 洪远朋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刘夏帆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肖(火昆)焘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哲理与情趣   阳作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科学知识讲话 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分 人物传记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中国古代爱国者的故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传(一、二) 洪焕椿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  廖静文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鲁迅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郭同文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青年时期的生活与斗争 王永祥等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 苏叔阳著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编写组  人民出版社出版
洪秀全传  田 原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郑成功(上、下) 陈舜臣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的伟大一生  顾锦屏等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第四部分 思想修养

当我年轻的时候 张友渔、钱正英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海迪书信日记选 团中央宣传部等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革命烈士书信(正编、续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祝福青年一代 陶 承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生探索  余心言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谈美小札  李燕杰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琢玉篇   金 戈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爱情书简  张植信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女青年书简 张庆云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名人道德情操小故事  刘润生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外成才者的足迹——时间运筹纵横谈 李光伟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名人治学轶事  周鼎安辑录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学习方法纵横谈  王燕生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五部分 文学艺术

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冬天里的春天(上、下) 李国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蹉跎岁月  叶 辛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烽烟图  梁 斌者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吉鸿昌(上、下)  周骥良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起义者  〔法〕儒勒·瓦莱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汤姆大伯的小屋  〔美〕斯陀夫人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永恒的爱 〔苏〕奥斯特洛夫斯卡娅著 花城出版社出版
美学概论  王朝闻主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艺修养与鉴赏  成 谷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古文百则  姜 涛等编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华夏正气篇  黎洪等选注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六部分  自然科学

简明科学技术史话  申 漳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现代农业科学知识 科学普及出版社等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农业气象知识  邓善来 吴宝衍等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农业环境的污染与保护 沈明珠等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物候学 竺可桢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地球是怎样演变的 何国琦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天体是怎样演化的 李启斌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刘后一 陈淳 王幼于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周金才 梁兮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闲话经典物理学  陈浩元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