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国同志在全国学联
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1983年8月17日)

 

各位代表,同学们: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和全国青年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进军中,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了。我代表共青团中央,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各位代表,同学们:你们这次代表大会,是在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人民和青年的斗志,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豪情满怀地战斗在四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这次学联代表大会,必将团结和动员我国的全体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四运动以来,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是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青年学生总是英姿勃勃地站在时代的行列里,以英勇壮丽的斗争实践,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从一九七九年召开的全国学联十九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四年多时间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生干部和广大同学一起,努力开展了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开创了学联和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我们高兴地看到:整个青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在茁壮成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马列主义的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学生运动才有正确的方向,青年学生才能成为革命事业中的突击力量。今天,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党需要我们迅速成长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高度文化知识的建设者。我们青年学生是整个青年队伍中文化较高的部分,一定不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勇敢地担负起艰巨的历史责任,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新的篇章。

  我们的事业需要有觉悟的青年。青年学生应该逐步地树立起坚定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近百年来,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中国先进的青年学生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今后的青年学生应当坚持的政治方向。每一个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中的共青团员,都要毫无例外地使自己成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把祖国的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现在,我们正处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创业时期,四化建设的各个岗位都等待我们去艰苦奋斗。我们要树立“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远大志向,毕业以后,自觉地服从祖国需要,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振兴我们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土地。在这样的壮丽事业中,只要经过勤奋学习和艰苦磨炼,我们就会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发出我们的光和热。

  我们的事业需要有知识的青年。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迫切地需要知识,需要人材。没有为四化建设勤奋工作的知识分子,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为了使青年学生成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材,党向我们提出了向科学文化进军的伟大号召。一个前所未有的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的生动局面出现在我们的社会。所有这一切都为有知识的青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青年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谦逊的治学学风和忘我奋发的刻苦精神,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要认识到: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人民给我们的,都是四化建设所需要的。我们不要把知识作为谋求个人名利的资本,而要把知识献给人民,用于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一定要发扬我国学生同工农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知识和汗水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学联和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学联和学生会组织应该为促进广大同学成材作出贡献。我们培养的人材是将要在四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的人材,因而必须德才兼备。邓小平同志说:“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胡耀邦同志最近指出:“教育青年,决不单单是引导他们学科技、学业务,而是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培养他们具有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我们一定要贯彻这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材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青团组织和学联组织有着密切合作的历史传统。青年学生中的共青团员要努力成为学联和学生会工作的骨干,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的干部,要满怀热情地支持学联和学生会的工作,从各方面帮助学生会做好工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工作一定会作出更大的成绩。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培育下,一大批社会主义人材将在祖国的沃土上茁壮成长起来。我们的民族一定会全面振兴。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腾飞于世界。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