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批转共青团上海市委
《关于组织和开展青年服务队活动
的情况报告》
(1981年4月30日)
共青团中央通知:
一年来,上海市组织各种形式的青年服务队,开展“为您服务”的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受到了党委的重视和社会的好评。青年服务队的出现,表明了青年觉悟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它给学雷锋、树新风和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提供了一种经常化的好形式。共青团上海市委《关于组织和开展青年服务队活动的情况报告》,就青年服务队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做了初步总结,对今后开展活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实的意见,可供各地参考。请各级团委在当前的“五讲四美”活动中,在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中,注意立足基层抓落实,不断总结新经验,脚踏实地为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
去年以来,上海许多团员青年,在团组织的引导下,建立了一大批青年服务队。他们在“为您服务”的口号下,立足基层、坚持业余,义务为本单位和社会上广大群众服务,为国分忧,为民解愁,既教育了自己又倡导了新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社会舆论的赞扬。现将上海组织和开展青年服务队活动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青年服务队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九七九年初,上海一些工厂企业的团组织,贯彻党的三中全会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青年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出发有意识地引导青年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如电子技术、裁剪、摄影等等。这些小组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青工的业余生活,又为群众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这类“兴趣小组”中的一部分,就是今天“青年服务队”的雏形。去年二、三月间,上海青少年开展了“学习吕士才,发扬雷锋精神”的活动。百万青少年走向社会,宣传雷锋精神,为社会做好事,为群众送温暖。在这次活动中,上海自行车三厂、上钢三厂、上无十八厂和上棉十六厂等单位团组织,创建了“青年服务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为您服务”的活动,是“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一个有力措施,把学雷锋活动提高到新水平。去年七月,我们在上海自行车三厂召开文体工作现场会时,结合推广了这个厂青年服务队的经验,使青年服务队在全市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据上海经委系统十六个局的不完全统计,各种类型的青年服务已有六千多个。基建、财贸、郊县的一些单位,也相继成立了青年服务队。群众赞扬说:“青年服务队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真是办了一件有益人民、造福社会的大好事。”
目前上海各基层组织的青年服务队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
一、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的专业服务队。这是由从事某些技术性工作的青年组成。其中大部分是为用户维修本厂产品的,如修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钟表、钢笔、圆珠笔、家用电器等。这种服务队发挥了专业优势,有较高技术水平,受到社会欢迎,但有一定局限性。据轻工业局统计,这类服务队约占全局服务队总数的百分之七点五。
二、根据一部分青年的爱好和特长组成的服务队。他们主要为本单位群众的需要服务,如理发、裁剪、摄影、水电安装、刺绣编结以及日用品修理等等,服务面较比广。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某些困难的同时,也培养和发展青年的业余兴趣爱好。这类服务队占现有服务队的大多数。
三、按照群众实际需要组成的服务队。这种服务队没有固定的服务项目和时间,而是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内容。如修缮房屋、粉刷墙壁、疏通阴沟、洗涤工作服等,这些服务活动也为群众解决一些“急”、“难”问题。还有一些服务队,到车站、码头或公共场所,帮助维持秩序,做好事。他们在维护公众利益,发扬良好风尚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年多来,青年服务队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因为它符合八十年代青年的特点,反映了青年和群众的愿望与要求,有利于经济调整和社会安定;它是团结教育各层次青年的好形式,也是克服和纠正“左”的指导思想的产物,是学雷锋活动在八十年代的新发展。
(二)
实践证明:青年服务队的活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改进和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倡导社会新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培养青年建设四化的实际本领,引导青年健康的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青年起到了教育作用
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欺骗和毒害,严重地影响了青年的健康成长。加上我们工作中长期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使思想工作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但是,广大青年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投身四化建设,追求和向往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青年服务队为青年表现自己的品质和才能,创造了条件。通过一次一次的服务活动,不断促使青年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发了青年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广大团员青年把服务队活动,作为发扬雷锋精神的亲身实践;对一些讲究个人“实惠”的青年,也是走向集体怀抱的一种有效引导;对后进青年的转化起着催化作用。
许多先进青年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思想境界。市制笔公司一百一十九名新长征突击手中百分之四十的人积极参加服务队活动,起了骨干和带头作用。青年工人罗大伟,长期来,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远路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上门为用户修理电视机。他还利用调休,自费购买船票,到崇明县的农村去修电视机。受到群众的热情赞扬,被誉为“活着的雷锋”。
多数青年通过活动,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思想觉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在活动中给群众送去了温暖,也从群众的热情反映中,体察到人生的乐趣。他们把服务队活动称作为特殊的“热交换”。不少青年从原来思想上较多地考虑为“我”转变到为“您”,这是他们世界观转变的一个可喜进步。
服务队队员中,原来处于中间偏下或后进状态有一技之长的青年,过去在学先进时,他们感到高不可攀,帮后进时又感到自尊心受挫伤。用服务队形式把他们组织起来,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填补了精神空虚,又力所能及地为人民做好事。后进青年通过服务活动,受到了别人的尊重,服务队成了后进青年的自然转机。据自行车公司对所属三个单位青年服务队的调查,八十二名服务员中,曾受判刑,拘留等处分的就有十名。他们参加服务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六名转变显著。有的从浪荡出名变为“红榜”留名;有的从危害社会秩序的肇事者变为少年儿童的校外辅导员;有的从为“哥儿们”两肋插刀的“乱世英雄”变为“为您服务”的积极分子。自行车三厂青工小乔,因偷窃被判刑两年缓刑两年。他一度情绪消沉,团组织得知他有裁剪手艺后,动员他参加服务队,教育他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向昨天告别,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个过去把公家东西往家里偷的人,今天把家里的缝纫机搬到厂里为大家服务。在服务中他赢得了信任,感受到集体温暖,也逐步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激动地说:“过去我认为父母生我是第一生命,钱是我第二生命,现在才知道,只有为他人做好事,生命才有意义。”
二、对发扬社会新风尚起了促进作用
去年初,社会上存在一种“一切向钱看”,对个人利益不仅要斤斤计较,而且要两两计较的不良风气。青年服务队不辞辛劳,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为您服务”活动,有力地冲击了这种不良风气,在社会上倡导不计报酬、助人为乐的新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新风;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的新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社会服务事业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青年服务队适当弥补了这一缺陷,部分地解决了社会上做衣、修理等困难,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方便。今年三月八日,上海数千支青年服务队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在城乡广泛活动。仅在复兴公园一处,十四个区、局和大专院校的一百四十二支服务队,设立了四十多个服务项目,先后为两万多群众进行了各种修理、裁剪和医疗服务。一位老太太在修好半导体收音机后,激动地说:“这架半导体,是我儿子生前特意为我装配的,前年儿子突然去世,半导体也坏了,因为是自己装的,店里不给修,今天,你们给我修好了,我的儿子在地下也放心了。”青年服务队在义务服务时,不吃烟茶、不受礼物,他们自豪地说,为您服务,并不是为了得到“您”的报酬。青年的模范行为对社会风气的改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少男女老少在这种精神感染下,纷纷加入了做好事的行列。
三、对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起了调节作用
青年服务队走东家奔西家为群众分忧解愁,争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调节和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轻工业局青年服务队,在今年初的学雷锋、树新风两个活动周中,为群众服务达六万五千多次(件),其中修理自行车二千五百多辆,修表五千余块,修理缝纫机四百多台,修理各类笔四千八百多支……,青年们妙手回春,使哑了的收音机响了;使停摆的钟表走了;使卡了的缝纫机转了;更使烦恼的人笑了。一些单位的青年服务队,争相为盲聋哑工厂的残废人和养老院的孤老人服务,使他们感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徐汇区养老院中一位八十四岁的退休教师毛志竞,目睹青年们接二连三来为老人理发、缝补、演出节目,非常感动。她说:“我在美国住过一段日子,在那个所谓‘高度文明’的国家里,人与人之间是只认钞票不认人的,甚至连亲人都不认。从来没有听说过年轻人自觉为老年人服务的事情。你们的服务,使我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越性。现在我虽已办好出国护照,但决定不再去美国定居了,还是留在祖国享度晚年好。”“为您服务”不仅使许多成老年人得到实际利益和方便,更使他们从青年人身上看到了希望,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有的群众形象地说:“你们帮我修好了‘老坦克’(指自行车),也纠正了我过去对青年的偏见,看到了青年的主流。”
四、对青年学习文化技术起了推动作用
服务队为青年施展才能开拓了天地,又激发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本领。青年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技艺,并且涌现了不少人才,促进了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工厂注意从中吸收有技术专长的青年到技术部门工作,合理地利用和发挥他们的才能。
专业服务的服务活动有效地起到了技术练兵的作用。不少服务队员为了适应服务的要求,积极钻研技艺努力做到一专多能。服装公司团委把“为您服务”作为了解群众需求的“窗口”,不断开展服装创新设计。不少服务队把服务和征求用户对产品的意见、进行市场预测、组织技术攻关等活动结合起来,为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开拓了新的路子。上无十八厂团委组织了一支由六十四名青年参加的电视机修理服务队,他们走出工厂,访问用户,上门服务,先后修理电视机四百四十五架,还把用户对“飞跃牌”电视机的意见编成材料,进行宣讲,在青年中开展了“百台调试无差错”、“总装万台无差错”等竞赛,个个苦练基本功,人人把好质量关。服务队还把上门服务的修理实践,记录下来,编写了“快速检修法”、“环境测定法”、“图象分析法”等,使青年的修理技术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总之,青年服务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主人翁的态度,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好事,不仅帮助群众解决了某些物质困难,更重要的是倡导了共产主义精神。一件件、一桩桩事实,体现了青年一代高尚的情操和美丽的心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三)
青年服务队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各系统、各单位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据经委系统十六个工业局的统计,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单位建立了青年服务队。青年服务队还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关于它的活动形式、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一些基层单位的实践经验,为使青年服务队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方向,定期活动。青年服务队的活动原则上应立足本单位,面向群众,坚持业余。活动内容应以解决本单位群众的一些生活之需为主,专业服务队可在节假日或各系统集中开展活动时,适当安排一些面向社会的服务活动。各类服务队的活动不宜过于频繁,一次活动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做到定期定时。有些单位提出每个月的五日为本厂学雷锋服务活动日,也是一种方法。青年服务队要经常取得行政、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及时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真正使服务成为“雪中送炭”,避免形式主义。服务队应主动关心劳模、先进工作者、离休干部、退休职工以及军烈属、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对象,使服务经常化。
二、自愿参加,加强教育。目前青年服务队,一般以团干部为核心,一部分积极分子为骨干,吸收各类有技艺的青年参加。但有些服务队组织比较松散。活动中,要切实加强对队员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好思想,使队员明确服务工作的意义,不断提高服务的自觉性。有些单位通过队员的民主讨论,制定了《青年服务队员守则》、《上门服务礼节》等,和“五讲四美”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队风。基层单位可开展优秀服务队和服务队员的评比。服务队要特别注意吸收后进青年参加,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
三、注意总结,掌握政策。现在,青年服务队都是采取义务服务和酌收配件成长费或低廉的工具折旧费的做法。要长期持久地开展服务队的活动,一些单位研究后提出:服务队的活动应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三得益的原则,采取义务修理,参照市场价格收取零件、材料费;收取低廉的工本费、工具折旧费等。一是所收费用用于支付原料成本费;二是弥补损耗和添置必要的服务工具;三是适当奖励青年服务队员,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觉得,这些意见可以进一步试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四、培训待业青年,创造就业条件。青年服务队的活动,有利于待业青年广开就业门路,为社会服务。普陀区宜川街道组织待业青年,在工厂青年服务队的帮助下,定期开展“为您服务”活动,这既能培养待业青年的技艺,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也发扬了社会新风。我们觉得,这种做法,可以提倡。凡有条件的服务队,特别是专业服务队,都可以配合地区的团组织,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培训技艺。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使服务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关键是各级团组织要把它作为“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活动经常化的一项措施,作为团结教育青年的一种好形式,引起重视,切实抓好。各级团组织要从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和发展青年服务队,及时研究和解决服务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研究如何使服务队在促进企业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起作用等,不能总结和创造新验验。要防止不从实际出发,一哄而起的形式主义。对当前已经涌现出来的大批服务队要抓紧做好巩固工作,使它在现有基础上健康发展,更有成效,并持之以恒。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及其他群众团体,都来大力支持和扶植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