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转发
《北京市九所工读学校的初步总结》
(1979年6月21日)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联合通知:
现将北京市整顿首都治安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的《北京市九所工读学校的初步总结》转发你们。
当前,大中城市少数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相当严重,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举办一批工读学校,对于教育挽救这部分受林彪、“四人帮”毒害的孩子,是一项有效措施。请各地根据中央〔1978〕58号文件精神,在党委领导下,以教育部门为主,共青团、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取得有机部门的支持,抓紧把工读学校办起来。工读学校一定要调配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满腔热情地做违法犯罪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同时把教学搞好。
从去年十一月以来,北京市有八个区在贯彻中央〔1978〕58号文件,整顿首都治安中,陆续开办了九所工读学校,第一批入学的工读学生一千一百一十一人。学校开学后,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罪行,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大多数学生提高了对所犯错误的认识,思想情绪稳定,精神面貌有了转变,初步形成遵守纪律、安心学习、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风气,有四百七十二人被评为学习、劳动、遵守纪律的积极分子。寒假期间,没有发现工读学生重新犯罪作案的。
北京市工读学校的开办,是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级党委重视,书记亲自挂帅,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九所学校在短期内先后建成开学。经过半年实践,他们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必须明确工读学校性质,以教育部门为主办
工读学校不是少管所,是学校。孩子不是犯人,是学生。工读学校同普通学校一样,都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要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方针来办学。在学校可以逐步建立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三好”学生的活动。改好了的立即回原校继续上学,不影响毕业,不影响分配、参军、入团、考大学。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九所工读学校,都是在区委领导下,以教育部门为主,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办起来的。
(一)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九所工读学校都由区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校长,教育、公安部门的同志任副校长。各区都选拔了一批政治质量高、政策观念强、善于做思想工作、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志担任教师,其中有办过工读学校的老师七十六人。公安部门也抽调了干部民警,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负责处理案件的工作。
(二)明确入学条件,严格审批制度。坚持能留在学校教育的,不送工读学校;能送工读学校的,不作其他处理。入学的条件大致是:1、有盗窃、流氓、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够依法处理的;2、曾因违法犯罪被教育处理过,目前表现不好的;3、长期逃学,在外胡闹或严重违犯学校纪律,家长和学校管不了的;4、违法犯罪团伙的一般成员,不够处理的。八个区都在普遍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入学对象名单,经学校、派出所和街道共同研究,由区招生办公室或区革委会批准。
(三)认真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一些家长听说办工读学校,顾虑很多,认为“进工读学校名声臭,没前途,学不出好来,完了”,个别人抵触情绪很大。对此,各区普遍召开家长座谈会,进行动员,着重讲明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明确告诉家长:是林彪、“四人帮”害了这些孩子,我们一定要满腔热忱地把他们挽救过来。为了进一步打消疑虑,在开学前还邀请了家长和各界群众代表共五千多人参观了工读学校。大家看到整洁的校园、教室、宿舍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许多大家激动地说:“亲眼一看,可放心了。”
二、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工读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积极热情、艰苦细致地做思想转化工作,在稳定情绪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地采取措施,加强教育挽救。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的本质和优点,象医生对待病人那样热情地为孩子治病。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基础。学生赵凤德,在林彪、“四人帮”毒害下,耍流氓,打架斗殴,被认为“不可救药”,班主任经过全面了解,知道他曾是门门功课在九十分以上的优秀生,在班主任的耐心教育和热情鼓励下,他进步很快,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现在担任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工作很积极,提出了入团申请。
(二)明辨是非,轻装前进。这批学生,过去在较长的时间内是在是非颠倒中生活过来的,中毒很深。所以各校都狠抓揭批林彪、“四人帮”,分清是非,使学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朝阳区工读学校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次放包袱典型引路大会,会上有四名学生用自己亲身经历,控诉了林彪、“四人帮”毒害青年一代的滔天罪行。会后两天内,就有七十多名学生坦白检举了各种问题四百六十一件,交出凶器和脏证、脏物三十二件。
(三)加强纪律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促进思想进步。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大,一方面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纪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参加为集体争荣誉的活动,促进他们的上进心,克服自己的缺点。
(四)坚持耐心说服教育。对有错误言行的学生,着重从转变思想入手,诚恳相待,热情帮助,不急躁,不压服。遇到学生有反复,不灰心,不气馁,有耐心,有信心,一抓到底。
三、既要狠抓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又要搞好劳动生活管理
各校非常注意抓好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既解决“流氓”问题,也解决“文盲”问题。各校每周安排二十四到二十八节的文化课。为了搞好文化知识的教育,进行了文化摸底的考试,按照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重新编班。向学生大讲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教师从实际出发讲好文化课。对多数学生实行统一讲课,对文化程度差的重点帮助补课。目前,各校学习空气浓厚,不少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越学越爱学。石景山区工读学校学生夏宝刚,名义上是个初三学生,实际上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入学以来,思想转变很快,学习进步大,现在已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
组织学生劳动,是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重要手段之一。九所工读学校开办以来,每周都安排三至六个半天劳动。根据各校的不同条件,有的搞运转、备料等建校劳动;有的搞农业生产,养鸡养鸭;有的搞加工,糊纸盒,等等。学生们通过劳动,认识到劳动光荣,当寄生虫可耻,不少人表示:要用自己劳动的汗水,冲洗自己头脑里的污垢。
工读学校的师生都住校,加强生活管理,严格各项制度,对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化起相当大的作用。一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安排好食宿。工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亲自深入伙房帮厨,尽量变换饭菜花样,让学生吃饱吃好。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关怀备至。有的老师给学生缝补衣服,给有病学生煎汤熬药,做病号饭等等。老师的这些行动,使学生们深受感动。二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各工读学校都制定了学生守则、课堂常规、宿舍公约和请销假等规章制度。开学以来,上课严肃安静,下课活跃欢快,校园内外秩序良好,不少男女学生戒掉了抽烟恶习,纠正了打人骂人的歪风。三是组织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在老师的领导下,发动学生会成立科技小组、棋艺室、阅览室,组织球赛、文娱晚会、外出野游,编板报,收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等。
四、校内校外紧密配合,巩固发展教育效果
学生的思想转变,必须有社会上各方面的有力配合。九所工读学校开办后,都主动和家长、原学校、街道和派出所取得密切配合。
(一)加强与原校老师的联系。学生改好了要回到原来的普通中学上学,因此,工读学校和原校加强联系十分重要。这些学生,过去在林彪、“四人帮”的毒害下,不做“五分加绵羊”,专和老师对着干,大都与原校老师关系紧张,有的任意打骂老师。进工读学校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朝阳区工读学校的八十多名学生中,有四十名学生给原校老师写了检讨书、保证书,表示悔过自新。有的专程到老师家里看望。崇文区工读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看望了原来的老师。老师也回信、回访,对学生鼓舞很大。
(二)发动家长密切配合。各工读学校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提出要求。放假时,在家长督促下,绝大多数学生表现都比较好。他们在家里,看书学习,完成作业,写日记,锻炼身体,搞家务,不乱跑。绝大多数都按时回校。
(三)取得街道上的支持。街道干部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假期中,组织学生搞一些有益的活动,事后向学校作介绍。
(四)经常和派出所联系配合。有些工读学生,过去是派出所的“常客”,民警最了解他们的底细。学校和派出所经常联系,配合起来进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