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重同志在共青团中央青农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

(1979年3月6日)

  

  大家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答复不了,有些我可讲讲个人的意见。

  刚才有的同志提到团干部编制问题、待遇问题,这个问题有些地方能解决,有些地方不能解决。现在有些地方的公社书记、副书记,公社的副主任还有带馍干部哩(南方叫带米干部),也没有解决嘛。还有些党政机关部门的干部,缺额也不能补。我也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说你这个团调出几个干部应该补上,这不存在编制问题。比方你们团委十个人,调出去五个,就缺五个,再补五个就行了。但这里有个什么问题呢?如果从脱产干部中去解决,就不增加吃商品粮指标,问题不大。如果从农村提就增加了指标,因为他原来是不吃商品粮的,一下子从农村提起来,他就吃商品粮了。卡是卡在这里。所以,我建议你们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团中央向中央写个报告。我认为,这些问题应该解决。编制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你们今天反映的是一个方面。一个公社没有一个脱产的团干部,团的工作是很难开展的,这是个事实。可另一方面,我们的机构大家也反映臃肿庞大,主要是上层机关、中央各部门、省里各部门。还有一些地区、县机构也很庞大。有些机构是可设可不设的,有很多是重复的机构。有的部门还有各种办公室,办公室又搞了一套班子。所以,从整个干部编制来看,特别从上层来讲,应该是精减,不是增加。最近,国务院讨论准备搞个编制委员会。咱们在文化大革命前有过编制委员会。把县分几等,什么甲等县,乙等县,丙等县,这些县有多少编制,一个单位设些什么部门,不设什么部门,编制大小,都应考虑。从中央到省、地、县、到公社都应该有个编制,没有个编制就很难办。现在大家是一片声,到处都要求增加人,成立个机构就要增加人,好象机构越大越好,人越多越好,这个不行。当然,这里头同志们要知道有个实际困难。我们一些老干部过去被打倒了,靠边站了,现在要平反了,要恢复名誉,安排工作。不安排也不行,不安排怎么叫平反哪?所以非得安排。当然,有些同志年老了,体衰了,安排上工作有困难,但是根据需要,还是把他们安排上了。这些同志将来怎么处理?要研究,比如安排个荣誉职务。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干部有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自然法则嘛。有些老了,该退休了,可以安排个荣誉职务嘛。可是,有时退休也行不通,当顾问也行不通,一个局就有多少局长,一开饭一桌摆不开,可做工作没有几个人。我们中央各部也是,十几个部长还得有几个顾问,这些问题总要解决。我们整个国家党政领导机关,以至我们的企业,怎么整顿,怎么精减,怎么提高效率,要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着眼,要按照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来配备干部。一个公社有个脱产的团干部,是很有必要的,我是同意。我们原则上是精减上层,充实下层。公社这级应该充实,这一级不能安排不能工作的。老年的不要往这里安排。有些干部为了照顾子女,往团的队伍里塞,照顾也不要照顾到团内来。公社就是一个团的干部,不考虑他能不能做团的工作,不考虑他在青年中有没有威信怎么行?将来公社团委书记要经过选举。咱们现在第一步先从生产队,生产大队开始,将来,公社的党委、公社革委会,团的委员会,妇女组织等等都应该选举产生。

  再一个就是提职不提薪的问题。国务院准备解决,提职不提薪有很多矛盾,特别在工厂表现比较突出。他当工人,每月粮食还多,还有什么奖励、奖金。一提当干部,粮食就减少了,奖金也减少了,甚至没有了,工资也没增加,这是不合理的事情,应该体现按劳付酬的原则。他当干部应该拿干部工资。如果他不够当干部的条件,你就不要他当嘛。他够上当干部的条件,就应该增加他工资。当然,增加多少嘛应该考虑。特别是年轻的一提起来,就跟经过几十年斗争的老处长工资一般多,那也没好处。不一定是一样,要有所区别。提拔干部应该按干部待遇,在农场当了干部还是按农场工人的待遇,在工厂当干部还是按原来工人待遇,这不合理。这也不利于鼓励人们上进,也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

  至于团的经费问题,大家提了一些建议和要求,我很赞成。大家提的意见我回去后向国务院反映。我看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青年们搞些义务劳动,收入作团的经费,有什么不好?它不但没有增加国家的开支。还减少了国家的开支。比如,我知道在国务院开会讨论尽量减少用农民的临时工,就是指的这个事。有些地方装卸、搬运等活,就是不利用本厂的劳动力,而是用农民。本厂的青年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下突击就完了,而且干部也可以参加义务劳动,不光青年团的干部,党的干部,行政干部,也可以参加义务劳动,其它的工人也可以参加。青年、团员义务劳动的收入,可以给团支部作为活动经费。你提这个要求也太少了(有的省反映青年义务劳动收入,全部归厂,要求将其中百分之十给团支部作团的活动经费)你们的搬运费怎么只拿百分之十呢?搞个百分四十、五十有什么不可以?这对国家有利。国家节省了那百分之五十的开支。青年团可以留一半,作为青年文化娱乐等活动用。农村中也是这样,人家搞些义务劳动,也应该记些工分嘛,给点报酬作团的经费,我看这个事情应该解决的。将来,你们这个会,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提些具体意见,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进去,将来中央一批,把它作为正式文件,发下来。

  咱们现在工资制度非常不合理,在大城市工资高,在边疆工资低,是鼓励到边疆呢,还是反对到边疆?如在西安市工资就高,一到陕北或陕南,工资就低了。上山下乡工资低,这不光你们青年有这个问题,干部也有这个问题。这个东西不合理要纠正,纠正的方法就低的向高的看齐。你不能把现在高的拉下来,那就关系到每个人。比如西安市是八类地区,比北京还高,北京是六类地区。不能把高的减下来。但是,如果一刀切,那整个国家工资要增加很多。在确定工资改革方案以后,还要分步骤去实施。不合理的东西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纠正这个不合理东西,必须根据国家财力的可能。另外,还要逐步改善生活。比方,农场采取基本工资加奖励。先典型示范,将来,把所有的国营农场都办成南斯拉夫的贝科倍。你这个农场办得好,可以使工人的工资是四十元,可以是五十元,可以是六十元,也可以是八十元。你收入增加了,给国家的贡献大,你的工资就高。你这个农场办的不好,生产没有增加,那你的工资就不动。你生产增加的少,工资就增加的少。将来工厂也是这样,把工人的工资同生产发展联系起来。生产搞的好,利润上交多,从利润中留一定比例,做为工厂的资金,搞职工奖励、福利,改善职工生活。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这样对工人有利,对国家也有利。过去这几年,由于“四人帮”干扰破坏,不管增产不增产,不管干好干坏,反正都是一个样,搞平均主义。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华主席在多次讲话中都讲到这个问题,说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个不行。这不仅是对个人说的,而且对各个方面说的。将来,就是领导机关也要考虑这个问题。不是讲按经济规律办事嘛。咱们现在搞奖励,还是平均主义,奖十元都是十元,二十元都是二十元。这个奖励不能起到真正的奖励先进的作用。平均主义的思想要解决,我们的办法也要解决,国务院打算搞个奖励办法的规定。关于编制、关于工资、关于物价、关于奖励等等,这些东西都要搞律法,按照律法规定办事。

  怎样发挥青年作用的问题,你们好好交流交流经验,研究一下。总而言之,团一方面要在党的领导下,为四个现代化去工作,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去工作。同时,还要按照青年的特点,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这个团的十大讲得很清楚。过去,毛主席也讲过,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特点,不能把青年人跟老年人同等看待,不发挥青年人的特点是不对的。实际上,许多事要靠青年人去搞。如种试验田,搞先进技术推广主要是青年。所以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青年是主力。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多半是青年人干的。郝建秀研究出先进的纺织法时,还不到二十岁,大概是十八岁。在数学方面有贡献的陈景润,也是年轻人嘛!咱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时,就是年轻的时候。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特点,他思想僵化、半僵化的东西很少,头脑里框框少,精力旺盛,敢想、敢说、敢干,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团的工作要十分注意发挥青年人的作用。

  再一条就是关于青年的学习问题。有些知青为了考大学,不参加劳动,专门复习功课,这不对。既然插队,在农村就要一面劳动一面学习。这不仅在劳动方面受到锻炼,而且对学习也有好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嘛。这条原理曾经被“四人帮”歪曲了。学校光劳动,不学习,根本不学科学知识。那天,有个女医生给我看牙,她跟我说,很可惜,我虽然在医学院毕业,但没学到什么知识,不会看。学生光劳动不念书怎么行呢?要读书呀。但是也要注意另一种偏向,一天价书念不完,作业作不完,把青少年搞的神经衰弱,近视眼。文化大革命前毛主席多次批评过嘛!五几年学生就编过歌说:“没有礼拜日,只有礼拜七,做不完的习题,如此下去,只能活到二十一。”现在这个问题也很严重,教育部不是发了通知吗?学校团组织应该抓这些。上课不能上那么多,课程不能那么重,不能那么深。有些小学生的课程一上来就很深,根本学不懂。学习也象长身体一样,不能一天长成个高个子。还是要按照毛主席提出的三好办,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工作好包括生产劳动好,要力所能及的根据不同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劳动。比如,农忙时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参加植树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团组织要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过去团的思想工作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应该加以总结。不过,也有缺点。我总感团的活动有些呆板。开团的小组会,支部会或团员大会,往往不那么吸引人,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你讲的人家不愿意听,达不到教育青年的目的。会开起来没意思,这不光是团组织,就是咱们一些机关干部,过去学习也是搞得不好,翻来复去光学这个东西,大家都学厌了。一个东西本来学上一、两次差不多了,就算了,但光在那里学,那里讨论,长了就没有兴趣了。团的活动可以多种多样,通过看电影、业余文化活动,组织读书、看报、讲故事,也是学习嘛!团的活动到底搞什么呢?团的支部会怎么开法,我看这有很大学问,要开得大家有兴趣,开得大家有收获。如果开得枯燥无味,大家没点收获,会议算是失败了,白白浪费了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青春,浪费青年人的生命。这种工作方法,不单是团的问题,我们党怎么来领导,党的工作方法怎么样,党的一元化领导各个部门应该怎么分工?在抗战时期,中央就作过决定,毛主席也专门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有九条。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一个讲话中,也讲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个问题不是出在你们团的干部身上,问题是出在党委的领导上。党委到底怎么样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对你们来说,也就是怎么样发挥团的组织作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过去,我们有一个很错误的方法,叫做分片包干,分队包干。这个方法是绝对错误的。把一个人派到一个队里头,叫你给包产,负责这个队,而且把你定在那队里不让动。结果,你就站在大队党支部头上指手划脚,当太上皇。生产上你又不懂,你又不能因地制宜办事,你的心是好心,怕搞不好交不了帐,不光采,所以只好瞎指挥。过去,我们一些工作组,一些蹲点干部,群众给他起了个名,叫什么呢?叫“瘟神”。有些干部听了这话觉得很不顺耳,很难听。当然,也有很多干部确实和群众关系搞得很好,在那里工作也搞得很好,但也有不少干部搞得不好,群众有反感,基层干部有反感,你走了,人家说是“送瘟神”。这个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前就有。所以,不能把团的干部分配去包干,不让活动。我们团的干部也不能光坐在机关里不下去。长期坐在机关里,在那里开会,发文件,不下乡,不下厂,不下学校,不到基层,不跟群众打成一片,那也不行。经常下去跑跑,蹲点也有必要。到那里不是包办代替,要帮助人家当参谋,向群众学习。你蹲那个点,就要把那个团支部搞好。利用这个点的经验,去指导面上的工作。还要到面上去跑跑,开一些必要的会,有时开开现场会也行。把会挪到下边去开也行,不一定非在机关开不可。这些方法,你们不是没有经验,问题就是党委不叫你们这样干,当然这是党委的事情了,我希望各级党委支持你们。

  你们提出团的干部、特别公社团的干部给三分之一时间自由,就是说,团的干部参加做党的中心工作同时,要给三分之一时间做团的业务工作。你们提出的要求党委是不是批准啦?我看大体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叫你们自己做主,这一条总是可以做到的吧,这不是青年团搞特殊,这是工作需要。党叫他做青年工作,你总要安排时间让他去做。

  青年工作,我们全党都要抓。各级党委都要管好青年工作。党的公社书记,公社委员下去检查党的工作,也要检查团支部的工作,帮助团来解决问题。我过去下乡时,除了找党支部以外,也找团支部一些团员、青年座谈。(高占祥同志讲,你今天来也是和团干开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讲如何做好共青团工作)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应该这样做。找青年人来座谈座谈,了解情况比较容易的。青年人顾虑少,只要跟他们讲清楚,他们是敢于反映情况的。

  大学招生问题你们可以和青年们讨论一下。一点劳动不参加。光在那里复习功课是不行的。要给他们规定个基本劳动日,每个月至少劳动多少天,每年至少要劳动多少天,将来政治考查,招收学生的时候,除了文化考核之外,还要有个政治考查。在农村,劳动表现是政治表现的一个主要内容。现在招工有这个条件。春节以前招工时不讲这个条件。有些才下乡的人,刚从学校出来,一考,他考的好,下乡久的老知识青年,没大好好学习,考的不好,结果,下乡越久,时间越长,越招不上来,才下乡的倒招上来了。这个办法要改嘛。招工不能单凭文化条件,而要看劳动表现。

  四个现代化怎么搞,一下子讲不清楚,今天,也没有时间,我马上就要走了;你们可以讨论讨论。总而言之,要让我们的每个青年懂得,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几十年的一个奋斗过程,不可能每个地方一下子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想法是,首先从全国若干地方先搞,比如,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沈阳、西安这些大城市郊区,他们条件比较好。再就是在全国选择若干县也搞。大家也不要等,比如拖拉机也好,其它什么机械也好,不是每个队都一下子有那么多。这样分散开来,撒胡椒面,四个现代化是搞不成。所以,全国按地区从点到面,逐步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生产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就改善了。但也不可能都平均一样。有些地方改善快一点,改善的多一点,有些地方改善的慢一点,改善的少一点。对边疆,我们准备把它的待遇提高。动员大家到边疆去。边疆比较苦,边疆的农场不能象内地农场一样,待遇应高一点。过去边疆都有津贴,后来大概文化革命当中把他取消了。将来不一定恢复边疆津贴,采取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我们答复了云南农场,除了他们现在的工资以外,每年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每个工人平均每月增加将近10元左右。我们准备所有边疆农场都实行这个办法。内地也这样搞,但是要低一点,不能一下子搞得太高。

  咱们现在农业为基础这个问题,不仅要从思想上解决,还要从具体办法上解决。工人搞几年就升一级,什么一级工,二级工,三级工。农场里面没有,搞了十几、二十年还是一级工,这个不行。工厂都有劳保福利,农场工人没有,或者很少很少,包括农业技术人员也是这样,一年发一顶草帽。你们反映那个有血吸虫的地方,一方面消灭血吸虫,一方面在消灭以前,搞一些防护措施。一定要保护这些青年人的健康。插秧时搞个防护手套,防护鞋袜等东西,免得血吸虫钻进皮肤里去。这些防护措施是必要的,我们国家再穷,这个钱也是要花的。

  高占祥同志在这里主持你们这个会,将来把你们的要求都写到给党中央、国务院的报告里。凡是能够解决的,中央一定会负责给你们解决。今年不能解决的,在今后若干年内分期分批解决。我们都会作出答复的。你们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不会石沉大海。

  党中央、国务院有一个十二号通知,你们大家学一下那个通知。一方面向青年做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也是向青年表明我们党的态度,党中央的决心。一定会负责妥善安排大家的工作,安排大家的学习,安排大家的生活,一切合理要求,一定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这条请你们大家放心。

  我还要给你们讲一点:团的工作,要使青年学习愉快,工作愉快,生活愉快。做到三个愉快,劳动的时间不能过长。突击活动可以搞,但不能组织过多。我发现有些地方劳动时间太长。农忙时间,劳动不要超过十个小时,平时劳动八个小时。除非抗洪抗旱救灾,非要抢时间不可,一般劳动时间都应在八小时左右。现在好多地方,劳动时间长,并不是在那里实干,而是搞形式主义。早晨三、四点钟起床,晚上天黑收工,看起来干劲很大,其实工效不高。有的地方早出工,晚收工,实际劳动时间只有六小时。有些地方实行劳动定额以后,工效高,七、八个小时干的话,超过过去十多个小时干的活。所以,打疲劳战术并不好。有的地方大年初一不让社员休息,吃了饺子就上工,为了体现干劲大。这样做我认为不一定好。

  农村的假日制度,要实行。这个工作条例中已有明确的规定。现在许多地方没有执行。对这个问题光一般讲不行,要有具体规定和保证。我意见,农村最好实行两个星期放一天假的制度。这个中央文件有规定,一定要执行。假日,可以让社员搞搞家务,种自留地,开展业余文化娱乐活动,走走娘家。农村青年为什么不安心,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不愉快,没有乐趣。听说湖北省,近几年来,发现一些农村女青年集体自杀的事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活没有给她们带来愉快、乐趣。这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我们常讲,到共产主义,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为什么会成为生活第一需要,是因为那时劳动时间不长,是现代化的劳动,很轻松,劳动成了社会一种义务,不劳动,偷懒是一种耻辱。现在有些干部图虚荣,不是从提高劳动效率着眼,而是单纯追求劳动时间,认为劳动时间越长越好,搞疲劳战术。这样自然会使人们对劳动感到厌恶。我们不能这样搞。不能认为劳动时间长,就是劳动积极性高的表现。光强调苦干,不巧干,是不行的,不科学的。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

  最后,对你们讲几句:政治工作永远是需要的,没有政治工作是不行的。团是党的后备军,团员是党员的后备,团的干部是党的干部的后备。团的干部在抓好团的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一点科技技术知识,不然政治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因为时间仓促,要走了,就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