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阳光爱心车队队长王健代表全体车队队员,走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郑重地接过第六届中华慈善奖 “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奖证书。对红十字阳光爱心车队来说,这一荣誉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他人需要时伸把手
南通市红十字阳光爱心车队的组建源于9年前的一次救人“接力”。
2002年夏季的一天,几名心急如焚的乘客,带着一个哇哇大哭、手上带伤的男孩上了中华园出租车公司“的哥”葛忠林的车,要去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实施断指再植。葛忠林一边开车,一边心里直打鼓:到了无锡那边不认识路怎么办?他灵机一动,拨通了江苏交通广播网的求助电话。等到了高速公路无锡出口,无锡交警和当地爱心出租车已经早早地等在那里,一路护送,及时赶到医院,孩子的手指接活了。
这次爱心护送,让热心“的哥”周荣华等人想到了建立一支爱心车队。2003年3月10日,阳光爱心车队正式成立了。“我们成立爱心车队,是立足本职岗位,在他人有需要的时候伸手拉一把!”周荣华说。
每年高考,对于爱心车队来说,是主动放弃生意、义务服务的时刻,这一义举已经持续9年。今年,南通主城区很多道路都在改造建设,队员们事先摸清从考生住地到考场间的路线,早早地等在考生家门口;途中,他们不忘提醒考生是否带齐考试用品及有关证件;到达目的地后,还要做好一车一检工作,防止有物品或证件遗忘在车上。
爱心传递使者
近年来,每当大灾发生,爱心车队都在第一时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受灾人群的关注和关爱。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队长王健通过南通音乐交通广播发出募捐倡议。队员们放弃营运时间,顶着烈日酷暑,每天十几小时忙碌在募捐现场,长时间在烈日下站立,好多队员晒脱了皮,嘴唇也开裂了,但大家丝毫没有怨言。浓浓的爱心在通城蔓延:一位外地游客把准备打车的100元钱捐了出来,改乘公交车走了……两天的街头募捐共募得善款180万元。
如今,南通市红十字阳光爱心车队已由当年的30多辆出租车,发展到现在的143辆车,志愿者200多名。他们的爱心故事在路上、在车上、在赈灾现场、在敬老院、在城市文明创建之中延伸,他们的爱心行动九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无愧于“楷模”称号。
人民日报记者 潘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