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不说,太阳有多热/路与梦之间,一个人走着/你在夏夜问星空几多/回去的路是否寂寞你从不说,当流星坠落/许下的愿望,是否有我/我在雨中看鸟儿飞过/猜想它停在,哪个角落握过的手,唱过的歌/背包里装满承诺/记忆是风干的花朵/岁月沉淀着花青色……”
那一年的那一天,舞台上,昏黄的灯光中,郑思斯轻唱着这首她自己作词谱曲的《悄悄长大》,这是她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唱这首歌。一个大男孩儿,低着头,弹着吉他为她伴奏。
“当时他不知道,这首歌写的就是我对他,对我们那段朦胧而美好的感情的诠释。后来他成了我的爱人……。”郑思斯狡黠地笑着说。
郑思斯曾是武汉大学原创音乐协会的副会长。后来,她成了一个校园乐队的女主唱。
郑思斯和协会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叫“小马”的乐队。小马乐队有一个鼓手、一个贝斯手、两个吉他手、两个主唱。而那个用吉他为她伴奏的大男孩,则是他们乐队的贝斯手。
“用音乐来诠释爱情?你有没有搞错啊?这未免也太俗、太矫情了吧?”“自己谱曲写歌,也就自己玩一下,有多少人会去听呢?”大学生用自创的音乐,表达朦胧的爱情,在这个年代,似乎已经变得“另类”或者“小众”了。
对于很多同学疑惑或者不屑的眼神,这些爱好校园原创音乐的歌者,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守望。
一把吉他弹奏在乡野 大自然跳动美妙音符
在好多人眼中,大学里面的乐队,尤其是一些地下乐队,特酷特fashion(时尚)。殊不知,他们光鲜的背后,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刚开始组建乐队的时候,没有设备。于是大家省吃俭用凑钱买设备。
没有自己的排练室,宿舍楼屋顶废弃的小屋就成了他们的免费排练基地。“但是也许真的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扰民”的缘故,他们不得不“搬家”。
“那段日子,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找排练的地方。”郑思斯和伙伴儿看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最终选中了郊区的一所破房子。
“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房子虽破,地方却特美特安静,到处都是小鸡小狗,孩子跑来跑去,鸟儿自在地飞,郑思斯感觉就像天堂一样自由。一个星期一次的整天排练,小破屋里面诞生了许多好听的校园原创歌曲,比如在排练的空隙听见田间的青蛙叫,一首《青蛙歌》便诞生了。
为了去“破房子”排练,他们都买了自行车。买车后又是省吃俭用了好久。“思斯啊,你又去那个破房子唱歌去了?”每次郑思斯出发的时候,总有人这样问。“他们不知道,他们口中的破房,却是我们乐队心中最美的地方。”
就这样,每到周末,郑思斯他们几个人就很拉风地背着吉他,骑着自行车,成群结队地奔往他们的“破房子”。
“我和他排练累了,就会在附近的地方逛,就在逛的过程中,我们还一起写了好多歌呢!”郑思斯说,期末考试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他们还会抽空去排练的地方看看,因为在那儿,他们会有更多对生活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