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如何?他们的诉求怎样?近日,记者走进江西龙南县对此进行调查——

融入都市生活变得更靓丽 图片/中国网滨海高新

他们追求都市的时尚 图片/中国网滨海高新

他们之中很多人成为企业的骨干 图片/中国网滨海高新

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图片/中国网滨海高新
故事:
(一)
我是农民还是市民?未来扎根城市还是回归家乡?对龙南县桃江乡的王明生而言,这些问题一直是个困惑。
2001年,王明生离开农村,到县城务工,初中毕业的他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在工厂里做流水线,如今将近30岁了,他终于混了个车间主管。
尽管如此,他仍对自己的身份和未来生活感到困惑与迷茫。9年多来,他早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与环境,他向往城市,想在城里好好发展。偶尔,王明生有种自己就是城里人的错觉。可实际上,他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难以割舍家乡的那一亩三分地、年老的父母和刚满6岁的女儿,可回乡下又过不惯了。
“我想让女儿在教学质量好的县城读书,做个真正的城里人,但却没能力支付父母与孩子在城里的大笔安家生活费用,女儿被迫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回不去,城市难安家,王明生道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的尴尬与困惑。
(二)
“建筑工地环境脏,劳动强度大,一个月才1500元,工资太低,我不想做了。”25岁的王凡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公司主管的挽留。
这个3年前从四川来到龙南县城务工的年轻小伙子,到现在已经换了七八家公司。如今,在建筑公司没干半年,又嘟囔着要跳槽。王凡大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建筑工程师。他说,搞这行要经常往工地跑,太苦太累,收入也不高,没什么发展前途,想换轻松点的、发展前景好点的职业。
公司一名主管告诉记者:“前一代农民工,什么活都有人抢着干,现在不同了,‘80后’的年轻一代,学历高、有技术、适应能力好,对工作条件要求高,变得更挑剔,不是嫌薪水低就是嫌企业条件不好,又缺乏工作耐心。”主管感慨到:“新生代农民工,不好伺候!他们心中的目标远不止务工挣钱这么简单。”
(三)
刘远平是从杨村镇来到龙南县城工业园企业务工的,今年24岁的他已在园区务工3年。小刘有着白净的皮肤,梳着流行发型,手握时尚手机。下班后,听着MP4、哼着流行歌曲走出厂门,站在人群中的他和都市年轻人没有区别。
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求职观念,小刘都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农民工形象。穿着休闲装,背着旅行包,看上去和同龄的大学生无异。下班后,他总是和几个经历相似、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打篮球、玩扑克、下象棋、去网吧、AA制吃大餐,到商场开心购物,生活怡然自得。
平时放假时间较短,家离县城较远,小刘觉得做一个时尚的新生代农民工感觉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