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当铺》剧照。人民图片

掌声、欢呼声、口哨声,经久不息。日前,音乐剧《时光当铺》在这样的背景声中完成了北京首秀。
谢幕时,曹禅被众多演员衬托着,略带紧张和羞涩。这位22岁的中国姑娘,正是《时光当铺》的作词、作曲、编剧和导演。1989年出生的曹禅,现在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英文文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时光当铺》讲述了一个普通加拿大华裔家庭的遭遇。母亲在“9·11”中失去了在纽约世贸大楼实习的大儿子凯,小儿子亚伯拉罕随后参军去了阿富汗。就在还有5天可以回家的时候,亚伯拉罕为了拯救阿富汗儿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炸弹落下的瞬间,母亲和儿子在“时光当铺”这样一个时空里相见,演绎生离死别的悲怆绝唱,同时对人性、战争、爱、生命等主题进行反思。
2010年5月,《时光当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首演,来自各个专业、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学生们激情演绎了这个充满人性的音乐剧。随后该剧走出校园进行世界巡演。2011年,他们将在旧金山、成都、北京、温哥华、纽约5个城市巡演,北京是第三站。
演出结束后,曹禅疲惫中略带兴奋。
“这些反思是如此有力度,甚至称得上是拷问,你为什么会挑战反战、反恐、移民这么多沉重的主题?”
“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这么问?我都回答过许多遍了。难道我们每天生活着不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吗?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价值、尊严,这不都应该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吗?遗失了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才不正常。”曹禅的回答一如她爽利的性格。
在《时光当铺》这个讲述华裔家庭故事的舞台上,华人不再是好莱坞影片中的厨师,或者只会打斗、有功夫的人;而是有血有肉,有名字,有爱,懂得浪漫,隐忍、坚强但乐观、有信仰的族裔。
曹禅说,父母给予她的最大财富是自由,她一直是“有机”地生长着,没有打过“农药”。父母没有将她的手按在琴键上,可是她爱上了音乐;父母也没有逼着她去读《二十四史》,可是她也爱上了历史。
有一年,她和父母在加拿大旅游,父母将所有的啤酒都洒在经过的铁轨上,告诉她铁轨下有百年前华工的累累白骨。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调查。“我以前看的音乐剧,没有剧本里面的主角是华人。这一次,我所呈现的不再是扭曲的华裔面孔,这个面孔讲的是我们对于战争、恐怖主义等世界话题的看法。”
音乐剧,自然少不了精彩的音乐,多达19段的音乐非常有感染力。有《街角店宣言》这样的小合唱,也有如《梅的咏叹》这样富含中国元素的摇篮小曲。曹禅曾经这样形容对两种语言的感觉,“讲英语的那一个可以很远很远地走去,远至无涯;讲汉语的一个却正在回来,回到身心和记忆的最深处,拽着老子和庄子的衣袖。”
曹禅说,这次之所以用音乐剧,是因为音乐有通达性,音乐可以推倒人们心中无形的墙。
现在,曹禅每年都会回到中国,但每一次都会增加紧迫感。她觉得,东西方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就如同一块巨石,可能需要敲击一百下才可以敲碎。但那块巨石不是因为第一百下才碎的,而是前面的九十九下,“我希望自己是其中的第二十下,或者第三十六下。”
“我会带它去百老汇,我会让世界倾听。”曹禅说。
人民日报记者 杨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