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宏东这一身土气装扮,是节目组精心设计的
这个“记忆差”的农民却在12年来,硬是练会了“天书般的”5首歌剧选曲
“2004年最后一天,特别冷,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在辗转江苏、深圳、东莞后,1998年起就从安徽老家出外打工的徐宏东从南方折返,开始了一路北上。这一年,东方卫视推出“我型我秀”,开启中国内地平民选秀热潮;隔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爆市场。徐宏东真正频繁走向海选现场的时间,也正集中于05、06两个年份。
2010年,徐宏东是随着《中国达人秀》重返上海的。他记得自己在北京参加海选的时间是6月17号,却怎么也想不起地点。然而,这个“记忆差”的农民却凭着对意大利歌剧的热爱,12年来硬是练会了“天书般的”4首意大利歌剧选曲、一首西班牙歌剧选曲。
歌剧梦
徐宏东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均在安徽霍邱度过。成长记忆的开篇,便是躺在父亲的肚皮上听他唱不知名的歌谣。而他亲身见证的,是传统戏曲黄梅戏随着一代人而老去,在小乡村里消退。
从小嗓音嘹亮的他自然地爱上了歌唱。高一时,他偷偷跟着音乐老师学习民族唱法,直到高三时因家境贫困辍学务农。
那年夏天的法国世界杯期间,三大男高音音乐会在电视中播出,时间是半夜两点半。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徐宏东搬出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放在晒稻谷的地方听,兴之所至,跟着唱起来。
“我以前从来没有唱出过这么漂亮的声音,看着这3个老人家,我觉得我也有这样的机会。(当时决定)以后就以这个为人生目标了。突然把以前的都放下了。”
他买了个二手录音机和帕瓦罗蒂的录音带,反复将自己的歌唱和帕瓦罗蒂进行比较、纠正,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二小时,边听边唱。乡里人有的对此喜闻乐见,也有的接受不了美声唱法,称之“驴叫”,他并不在意。
在东莞,他参加志愿者合唱团,听了十几节大课。一周一节课,每节课讲一点声乐的知识。但实际上他总是因为下班晚而迟到,运气好听一节课,运气差10分钟、5分钟。
不是没有放弃过练声。在东莞做送报工的时候,他买了辆很重的自行车,准备锻炼身体。“后来感觉不对劲了,压根就骑不动了,一点精神都没有,后来就不唱了。每天下班回来脚下发飘,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还唱,后来就非常疲惫了,就像一头没有休息的牛一样,压根就吼不出来了。那时哪怕去上课的时候站在上面都是两腿发飘,身体都在抖。不但没有锻炼身体反而还透支体力了。”他大笑,好像那是别人的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