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的身影,沉甸甸的药箱,15年义无反顾地穿行于瑶山之间,用爱心和真情呵护着一方的父老乡亲。他就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镇西村村医韦景儿,今年38岁,先天患有佝偻病。

韦景儿夜诊后,冒雨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镇西村,韦景儿冒雨出诊(8月18日摄)。

韦景儿穿行瑶山15载
8月18日,黄昏时分,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晚饭。韦景儿刚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山村出诊回家,来不及吃饭,又出诊了:3公里外的巴达屯有位老人内出血。
走过一段盘山砂路后,是一段约一公里的陡峭山道,不巧天空又下起了雨。“病人一定等急了,冒雨也要抓紧赶路。”韦景儿说。
山路石阶湿滑不堪,他却走得踏实稳健。他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山路。实际上,今年38岁的韦景儿先天患有佝偻病。
病人家境贫寒,屋子里只安装了一个15瓦的电灯,光线十分昏暗。韦景儿借助手电筒的光束给病人开药方、打吊针。
踏上回家的山路,已经是晚上8时许。此时山谷里漆黑一片,韦景儿打着手电筒赶路回家。雨,一直在下。
韦景儿是镇西村的村医。这个村子位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边远的贫困山区,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九分石头一分土,交通十分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