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小闹(右二)放弃了都市的舒适生活和红火事业,来到了大山深处当一名支教教师。皇甫晓文摄
云南香格里拉县最偏远的纳格拉村有所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小学——纳格拉小学,这所海拔3600米的学校共有四个年级四个班38个孩子,全部是藏族,所有课程只有两门——语文和数学。孩子们大多来自步行两个多小时的纳格拉三个社。纳格拉小学共有四名老师,由于都来自本地,普通话不标准,因此,对孩子们来说,上语文课是最让他们头疼的事。
山东淄博女孩许小闹就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全国支教联盟派出的义务支教老师来到这里的。她承担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学生共有12名。
弯弯的山路,将12个藏族孩子的名字连成一串,也牵动着许小闹的心。
香格里拉大山里的城市女孩
许小闹身材瘦长,看起来十分孩子气,说话做事都表情夸张,但言语间却带着让人感动的诚意。她这样形容她看过的景点和她遇到过的人:“这个地方真是太漂亮了!那个人真是太好了!”
2005年,许小闹从青岛大学毕业时,怀揣着新闻传播和旅游管理两张学位证,成绩优秀,做事认真,青岛和淄博的许多单位争着跟她签合同。但是,思虑良久,她还是决定自己创业。2006年,她在张店开办了一家儿童摄影中心,因为摄影风格独特,生意十分红火。创业三年,她积累了不少财富。小闹说:“事业是有了,全国各地的风景也去看过了,但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还缺少点什么。”于是,她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决定向全国支教联盟申请到最偏远的地方,当没有分文报酬的义务支教老师。
当时,家人都不同意,但铁了心的她义无反顾。2009年8月底,许小闹只身一人从山东飞到香格里拉,搭乘驴马车和拖拉机,一路颠簸十多个小时,赶到了与香格里拉直线距离虽然仅有200公里,但坐越野汽车快行也需四个半小时的纳格拉小学,成了一名语文老师。
一个150公里外捎回的生日蛋糕
在纳格拉小学,许小闹的生活特别简单:第一天上午教二年级语文,下午教四年级语文,第二天,则是上午教四年级,下午教二年级。纳格拉小学的孩子全部住校,一天要上六节课,中午饭都是在学校跟老师们一起吃。
许小闹说,这里生活很艰苦。不能上网,不能看电视,不能买零食,甚至不能洗澡。这里没有小卖部,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花费大半天时间,跑到香格里拉城里去买。开始一段时间,许小闹也不适应,但是,时间长了,她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孩子们的语文基础很差,这就要求我们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辅导。”许小闹说。她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再加上许小闹天性活泼,跟孩子们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依恋这个外来的异族老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