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希望你一路走好,再穿上漂亮的警服,去到气体芬芳的另一个人生道路上,去到蓝色又有黄色的天空上。”
“在这学期,有3次模拟考试都是100分……我会继续努力,听所有家人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
这是一封寄往“天堂”的信——8岁的郭俊用他稚嫩的笔,写给逝去的父亲。
郭俊的父亲就是被称为“铁警”的黑龙江省穆棱市河西派出所原所长郭松。2009年7月8日,郭松因忙于工作耽误了治疗,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1岁。
一名普通的民警逝世后受到了不普通的对待。“郭松逝世后,同事和辖区老百姓纷纷前来吊唁,一位他曾经帮助过的人闻讯后,从远在内蒙古的满洲里星夜兼程赶来给他磕头。遗体告别时,许多干部群众自发前来给他鞠躬。民警个个泪流满面,悲痛欲绝。”郭松的战友孙旭滨说。
9个月过去了,九泉之下,郭松应感到欣慰。他忘我工作的精神已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民警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他名字命名的“郭松工作法”已在全国推广。
“群众再小的事,他都当大事办”
郭松1977年12月出生,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从基层民警做起,一直干到派出所所长。由于辖区案件较多,郭松工作起来没日没夜,群众都说他是“铁打的”。
“群众再小的事,他都当大事办。”同事范长胜这样评价说。基层民警每天面对的是大量“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论多苦多累,郭松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2008年11月2日,河西乡建兴村马氏兄弟两家因赡养老人问题,叔嫂打了起来。经调查得知,马氏兄弟积怨很深,已多年不来往。郭松认为不能就事论事,带领民警多次深入双方家中,找到两兄弟都尊重的长辈、亲戚朋友从中劝解,最终两家人都主动承认错误,重归于好。
2008年10月28日,河西乡红星村十六道沟屯村民崔兆贤发现自家的耕牛被盗。郭松知道,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子。他立即组织民警兵分三路开展调查和堵截。郭松和同事忍饥挨饿连续工作9个多小时,终于在距离派出所50多公里远、通往林口县的路上,抓住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带回了被盗耕牛。至今谈起此事,崔兆贤等村民仍充满感激。
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郭松侦破和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65起、抓获逃犯23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元。
“做群众信任的好人亲人”
郭松对待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想尽办法进行帮助、提供方便。
郭松在八面通第一派出所担任片警时了解到,辖区内身有疾病、生活困难的王光志要经营网吧,就帮助他跑文体局、消防队,并教育他守法经营。网吧开起来后,一段时间有几个人常来欠账消费,最多的一个人欠了600多元。不给赊欠,这伙人就在网吧捣乱。郭松找到这几个人,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此后,几个人不再赊欠,也不再捣乱。
河西派出所新办公楼建成使用后,整洁的环境让一身尘土、两脚泥巴的村民望而却步。一天雨后,一名村民在办公室门口徘徊,不好意思进来,怕弄脏了地面,郭松上前热情地拉这名村民进了屋……
事后郭松跟大伙说,对来办事的群众一定要热情,村民弄脏了楼道和办公室地面,要等办事群众走后再进行清洁,别让他们不好意思。下村办事时,郭松带着办好的证件给村民送去。赶上饭口,郭松还留到所里办事的村民在食堂吃饭。
这些做法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经常有村民为表达谢意,给派出所送来自家的鸡蛋、蔬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村民主动向民警反映,当地的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好。
“抓人破案,更要挽救心灵”
对待违法犯罪嫌疑人,郭松严格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地给予他们人性化的关怀。“重要的不是抓人破案,而是挽救一个个扭曲的心灵!”郭松常这样说。
郭松任河西派出所所长不久,乡里接连发生手机被盗案件,反响很大。经侦查,警方最终确定这些案件是辖区居民赵某所为。2008年3月4日晚,下起了鹅毛大雪。在掌握了赵某的落脚点后,郭松带领民警前往其藏身处、百公里外的风月桥林场进行抓捕。他们冒风雪钻树林,终于找到赵某藏身的窝棚,将正在熟睡的赵某抓获。“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还能赶到这里?”赵某很惊讶。返回停车点途中,郭松看到赵某冻得瑟瑟发抖,不顾自己累出的一身汗,把警用棉袄给赵某穿上。到达停车地点时,郭松自己却被冻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青。
2008年7月,河西派出所将陕西省府谷县公安局上网的盗窃逃犯初志国抓获。初志国被府谷县警方带走时,郭松将其送上车,又拿100元钱,请府谷县警方帮初志国在途中和羁押期间买些生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