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他帮助的人,许多人不知道他真名。知道他公职的人,许多人不敢相信他生命的认真。广安干部杨宪明倒在义工的行程上,用生命诠释公益的分量。
3月18日出事时,他正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利用工作会议的间隙,给广安二中贫困学生送助学款。还有11天就是他45岁的生日,想起老婆“过生日总得在家吧,别安排下乡”的“预约”,脸上浮起甜蜜的笑。突然身后传来凄厉的刹车声……被义工们尊称“天哥”的杨宪明,身体划过一道弧线,倒在义工人生的最后行程!
追悼会上,上千名群众把广安殡仪馆挤得水泄不通,贫困学生们看着杨宪明遗像,泣不成声。这位网名“天下行”的“天哥”,真实身份是广安市农机局办公室主任。“天哥”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广安义工的开山鼻祖,一位愿意把自己一切献给公益的男子,为孩子们实现求学梦想的大好人。
“天哥”第一次投身公益是2006年8月,他在广安区东岳乡峰谷村“驴行”时发现一名正割猪草的失学孤儿。女孩顶多10岁,背着和她高矮差不多的大背筐,稚嫩的肩膀勒出血痕,汗水湿透了衣服。
这一夜杨宪明没有按计划返回,而是在孤儿家住了下来。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小女孩唐子梅说出心里话:“伯伯,我好想上学!”一句话让他心痛如绞。
第二天,杨宪明将唐子梅情况发布在网上。两个月后,一位爱心人士寄来了150元,并承诺资助唐子梅直至小学毕业。
2006年10月9日,唐子梅终于又踏进了梦寐以求的校园。杨宪明亲手为她背上新书包,书包里装着水彩笔、铅笔和图书。学校,为唐子梅开启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
怎样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不能成立一个组织,把更多的爱心汇集起来?杨宪明开始在网上发帖,号召广安网民成立义工组织,团结在一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06年10月底,广安义工联合会理事会成立,杨宪明被推选为会长。
当晚,杨宪明郑重地为自己取了网名“天下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公益传播到天下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工作时间,杨宪明是繁忙的办公室主任,一下班,他立刻变成义工组织的灵魂。“天哥”带着义工们或骑自行车,或徒步,走进一个个边远山村、校园和贫困家庭,走访调查资助对象,改变着贫困孩子的命运,晚上还要整理资料传上网,忙得不可开交。并约定,广安义工永不从捐款里提取一分工作经费,全部自筹解决。
4年里,“天哥”再也没有一刻的业余时间,他不逛商场不买衣服,连儿子吃饭都跟着义工一起。到2010年底,共开展义工活动346次,募集爱心资金2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31人次。
他的行为是那么普通低调,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色彩,可他的精神力量如此强大。“天哥”杨宪明身故后,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在网上为他设立了吊唁馆,无数网友留言感慨,几天里上百人申请加入广安义工,想像“天哥”那样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