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勇为人正直、憨厚,队友们给他起的外号叫憨豆

窦勇母亲托人给他做的一双手工布鞋,窦勇一直没舍得穿

窦勇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类训练书籍
人们常常对英雄是这样认为的:“英雄是指品质优秀,武勇超群,无私忘我而令人敬佩的人。”我们并非要给窦勇冠以这个英名,因为无论你把他描写的如何凌云壮志,肩扛正义,这一切对于他已没有意义。但是,在这几天的采访中,他的人品,他的事迹,我们越发觉得他无愧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老首长:16岁接他到部队
在(兰州)市公安局内部,很少有人知道现任市局政治部副主任徐铁军和窦勇的关系。1986年窦勇入伍,当时徐铁军是部队的接兵干部。3月12日,在红盾宾馆14楼正在忙于窦勇亲属安抚、安置事宜的徐铁军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是我把窦勇接到了部队,他当时只有16岁。他的父亲是1949年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也是一名老公安,教育孩子很严格。”徐铁军说:“窦勇在部队一直很优秀,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军事素质非常好。他后来上了军校,在武警总队警卫中队任连长。”
1998年,窦勇父亲病逝后,他向徐铁军(时任武警四支队政委)提出想转业到公安上去。徐铁军当时也并不愿意让这样一个武勇超群的人离开部队,但窦勇说:“父亲本来就是公安,现在父亲去世了,我就去做他未竟的事业吧!”后来,徐铁军也从部队转业到市公安局,窦勇一直把徐铁军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非常尊重。
从窦勇牺牲后,徐铁军几乎没有睡觉,累了他就在床边靠靠。他说:“你们不知道,我的心里有多么愧疚。3月9日下午5时30分,他还给我打电话请我吃饭。我知道他的家庭情况,所以就推说今天有点事情,改天我请你。没想到3个小时后,我却听到的是他牺牲的消息。”
窦勇当天并不值班,也许因为没有请到徐铁军吃饭,所以他就主动到单位来换了班。由于特警的特殊性,同事之间也都非常关照,养成了相互倒班的习惯。这样,如果自己家里有点事,别人也就会自然顶上去。用他们的话说:“家里没事就上班,家里有事才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