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下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展览,名为“刘涛线描彩绘作品展”。有一名北航学生在里头溜达了一圈,觉得“还行”,出来时扫了一眼简介,才知道这位29岁的作者“竟是我校食堂大师傅”。震惊之余,该同学又折回头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来在留言簿上说“作品很亲切”,让他想起了合一餐厅里宫保鸡丁的滋味。
当然,这一说法纯属臆想。毕竟刘涛只是一位负责拍黄瓜、拌木耳的凉菜师傅,炒菜不归他管,但“亲切”二字却道出了大多数人的观感。
话说几个月前,北航要办教职工书画展,后勤集团有人找到艺术馆馆长蔡劲松,询问“我们食堂有个师傅爱画画,但是个临时工,可以参加不?”馆长说,“关键要看作品”。等看到作品后,他也觉得“诧异无比”。
没见过像刘涛这么画画的。他把泥巴调成黄泥水,把好好的白毛巾染成土黄色,再用刷子蘸上廉价的广告颜料往泥毛巾上刷。在他的“刷子”下,有长着细长腰身的《海马鹤》,有拖着长长尾巴的《真牛》,画的都是怪兽灵鸟、人与自然。刘涛作画的方式也很古怪。他总是先随手画一些乱七八糟的线条,然后觉得像啥就画啥,这种随机性导致他自己也画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幅作品。
在近百件前所未见的作品中,馆长蔡劲松替刘涛挑了3件小画参展,但心里一直记着这些“纯粹而干净的创作”。最终这所大学专门辟出400平方米的空间,为一个小厨师办起了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