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新宇几乎每天都给父亲洗脚。
“父亲给了我生命,费尽心力抚养我,我愿意典当自己的未来给他看病。”
辽宁鞍山市和平街道东方社区的刘新宇是当地一所重点高中的尖子生,这次期末考试她的排名在全校前10名以内,如果没有来自贫困家庭的压力,她的成绩可能会更好。刘新宇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从小得病后行动只能靠双拐,而母亲则患有智力障碍。 8岁起,幼小的刘新宇就支撑起了整个家,每天除了洗衣做饭,还得照顾两位父母。
如今,面对突然患上股骨头坏死的父亲,17岁的刘新宇为救父亲,做出了“典当”自己未来的决定,她希望能有好心人帮她父亲治疗疾病,等她大学毕业以后,用自己的未来回报资助者。
一个贫困的家庭
8月19日,记者来到鞍山市和平街道东方社区刘新宇的家中。老式居民楼,整个房间面积不足50平方米,年迈的爷爷居住在西屋,刘新宇与父母居住在东屋,房间虽然不大,但却收拾得干净整齐。
刘新宇正在家中做饭,在将事先泡好的干萝卜拿出后,放在菜墩上,刘新宇熟练地切了起来。洗衣盆内,一条床单正浸泡在水中,“切完菜得赶紧把床单也洗了,要不又得耽误看书的时间了。”刘新宇说道。
屋内有一个倾斜的折叠床立在墙角,刘新宇的父亲刘学成说,由于家中只有一张床,每天晚上刘新宇得将折叠床打开放在地中间睡,整个房间内,除了摆放在床头的那台20余年的老式电视机外,别无其他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