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7月1日开始施行,网上小店主担心的是税收问题。新规定要求,具备条件的网店要办理工商登记注册。而工商注册未来则可能带来营业税等问题。(7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网店经营,门槛低,成本小,在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给城市失业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也因为网店没有正规商店的税费负担,因此,其价格也较为低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其实形成了经营者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也正因为如此,网店营业额急剧增长,据统计,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
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交易额,政府当然不会不动心。显然,现在要求的工商登记注册就是将来征收营业税的第一步。一旦工商登记注册完成,有关的税收就会提上议事日程,网店收税收费,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缴纳有关税费,那么,网店的经营优势就不复存在,对于开网店的小本经营者来说,这不啻为严重的打击。有报道指出,一旦征收税费,小经营者可能面临出局的命运。
对于网店税收问题,有专家说,纳税是经营者应尽的义务,网店自然不能例外。这种说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固然,经营者缴纳营业税是其义务,当实体店都在缴纳此种税收的时候,网店为什么不缴纳呢?不过,税收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有其灵活性。为了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国家经常实行有针对性的减免税政策,给予某些行业和产业以税收优惠。随便举几个例子。国家为了促进就业,对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为了鼓励企业安置城市退役士兵,也给相应的企业予以所得税的优惠,对于西部大开发也实行所得税优惠,能够享受优惠的包括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相当强势的行业和产业。而为了招商引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给前来投资的商人以各种税费优惠。前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影响到中国的房地产销售的时候,一些省市出台优惠政策,减免住房契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