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金鹿航空737,起落架放不下来,现在要迫降了。”这是国内一门户网站高管于8日中午在微博发出的消息。该微博一经发表,便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很多人开始挖掘更多信息,网民“西门不暗”又“披露”出更多“细节”,包括航班低空通场尝试重力放轮、失败后重新拉高放油,其间机场关闭,大量消防车赶到,其他航班备降深圳等。8日中午,先后有多家媒体的记者前往白云国际机场求证,结果机场不曾关闭,一切运营正常,也没有任何航班要迫降。(《南方日报》6月10日)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微博这一新生事物在其中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火爆的微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滋生谣言的温床?
2009年微博的横空出世,使沉闷已久的互联网内容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大门户网站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微博成为继博客后又一新卖点。与微博相比,能让无数人半夜跑到大街上躲避地震的百度贴吧,已经有些落伍,它正在凭借传播速度更快、更隐蔽、更能让人信服等特点,风靡网络。而更多的人,包括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在从论坛、贴吧寻找新闻线索的同时,把注意力转向了微博,“白云机场”案例绝非偶然。
客观地说,微博在目前还未完全像博客一样普及,因为部分门户的微博注册还未完全放开,这也就使目前的微博用户的素质和水平,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不过,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盈利压力的加大、对用户粘合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微博的大众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