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六盘水8月8日电(记者龚金星、汪志球、黄娴)到农村挂任实职,帮助基层搞发展,去年4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从市、县、乡三级选派千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和村主任助理,深入田间、草场、农家,找差距出实招,推动加快发展。截至目前,这批“外来村官”指导农民成立特色养殖、果蔬、乡村旅游等各类协会91个,争取项目1241个,协调资金1亿多元。
“下到基层,干部要放低身段,带着感情,真干实干,解决问题,锻炼自己。”六盘水市委书记刘一民说。六盘水变选派干部挂职为任实职,全市1031个村一村一名,712名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319名任村主任助理,统筹建设与发展,2年任期内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每月在村工作不少于20天,党组织关系转到任职的基层党组织,促使干部精力转到基层,干出成效。
千名“外来村官”走村入户,了解村情,琢磨发展思路,调整结构,科学产业布局,走出去招商引资,共走访党员群众22万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万余条,制定村级发展规划1031个。一年多来,“外来村官”们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跑资金,抓培训,带着修路、打井、架桥,举办各类培训班312期,培训万余人,修建公路1156公里、水池水窖7587个、沼气池2673口。村民们感慨,这样的村官,希望多来几个,干久一些。
调查研究在一线、现场办公在一线、工作指导在一线、落实措施在一线、经验总结在一线,这是六盘水总结出的外来村官“一线工作法”。村官们共为基层办好事实事5700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10000余个,妥善处理矿群、地企矛盾纠纷1061起,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外来村官任职期满后怎么办?六盘水市委组织部给这些村官提了一个硬指标:必须给村里留下一个“强壮”的村班子。一年多来,千名外来村官积极帮助村级党组织发展农村党员1000余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4200余名,培训农村党员5万余人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812个。六盘水市委组织部长李朝卉说,千名外来村官扎根农村努力工作,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培育了人才,农村发展希望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