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陈帅已经不是大学生“村官”了。这个2008年被选聘为平顺县大学生村干部的“学娃子”,已正式担任西沟乡正村党支部书记1年半了。然而,村里的百姓说起陈帅,还总是愿意说“大学生‘村官’就是不一样,来了不到两年村里就发生了大变化”。村里人庆幸选了位好支书。
以前正村是平顺县有名的矛盾村,陈帅担任村委主任助理时最多的工作就是到县里和乡里接回上访的百姓。陈帅说:“在接他们回来的路上,我会认真听他们说,了解他们的难处,之后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这样,陈帅在正村村民的心中逐步树立起威信。
2008年年底,陈帅被选举为正村党支部书记。刚一上任就把基础建设作为他工作的重点。6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帅扳着手指给记者讲了他在1年半的时间带领村民们做的10项工作:完善自来水入户,使全村百姓吃上自来水;安装14盏路灯,实现全村亮化;投资3万元,打坝护地500余米;投资8万元硬化白化砖墙3500余平方米;投资3万元改建村级活动场所;完成荒山绿化700亩,通道绿化3000株国槐,村庄绿化2600株树;投资3万元清理河道垃圾300立方米,疏通河道500米;投资7万元硬化水泥路1200米;改建村级卫生所和新建文体广场;修建了150立方米蓄水池。
面对记者惊讶的表情,陈帅笑笑说:“这不算什么,像户户通水泥路,别的村早实现了,我们是在‘补课’。”陈帅告诉记者,由于正村没有集体经济,别说修路、打坝了,就连买1盏路灯的钱都拿不出来。没有钱,陈帅就找政策、想办法向上级争取。修水泥路,去县交通局争取到20吨水泥,另外,陈帅将自己的工资卡押给经销商,赊到了80吨水泥;植树造林,向平顺县林业局申请到所有树苗;改造村级活动中心,向县委组织部争取资金……
争取到的钱不够请施工队,陈帅就和村民一起干。村里的路灯就是大家“三根绳、三组人”,硬是用最原始的笨办法竖起来的。一个没有根基的大学生“村官”,靠什么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陈帅说:“村民们心里很亮堂,只要是为大家做好事,他们都愿意出力。”在陈帅的带领下,正村百姓齐心合力,干实事的多了,说闲话的少了,以往的矛盾村再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正村一跃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先进。
说起今后的打算,陈帅告诉记者,他正在积极筹备建设绿野源农林牧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开发经营当地的核桃产业。陈帅说:“几年的农村工作让我知道农村很需要大学生,需要我们的知识和眼界,需要我们发挥作用加速新农村发展。我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带领村民改变农村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