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大学生村官黄攀正在辅导学生做作业 记者 李彪摄
从稚嫩的大学生到有责任心的村官,今年24岁的黄攀逐渐成长起来。而她的免费“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班”,也在这段时间内书写着这名当代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才智的青春风采。
动心
从老师转变成家乡的村官
2007年7月,黄攀从安康学院毕业,并且顺利地到广东佛山一所学校当上了教师。在那里,她很快从普通的代课老师干到了年级组长、文学社副主编,成为学校的“骨干”。如果不是2008年6月网上一则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让她“动心”,黄攀的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家在南郑县新集镇的黄攀希望能为家乡奉献自己的青春才智。虽然学校一再挽留,她还是辞去了在南方令人羡慕的工作,毅然回到家乡报考村官。当年10月,她来到南郑县胡家营乡赖家村,担任起村支书助理。“黄攀是个好女孩,工作非常尽心尽力,村上工作搞得非常好。”这是村支书罗海春昨日对她一年多工作的评价。角色的转变让黄攀更加成熟,虽然需要经常处理各种繁琐事,但她感觉非常充实,认为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有意义”。
痛心
吵闹的孩子催生“辅导班”
2009年2月底,赖家村村部开会,但是院子里有四五个孩子在不时地嬉戏吵闹。黄攀便走出去想看个究竟,却看到了让她“心疼”的一幕:这几个孩子放学后把作业带来放在乒乓球台上,一会趴上去写字一会玩耍。因天气还比较冷,学生们的手都冻得通红。
黄攀好奇地去查看学生的作业,发现他们不仅字写得“龙飞凤舞”,而且题做得“乱七八糟”。她便问:“你们怎么不回家做作业,让你们的爸爸妈妈辅导呢?”几个学生低着头告诉她: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不在家,爷爷奶奶又不识字。
突然间,黄攀萌发了建立一个免费“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班”的念头。当天开完会后,她找到村上文书了解村里留守儿童情况,随后又在村子里入户调查,掌握了村上留守儿童数量。2009年3月12日,在村上大力支持下,她办起了“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