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张南溪,怀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人生价值的愿望和信念,踏上了宿豫区这块热土,担任宿豫区顺河镇张圩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两年多的基层工作中,他以执着的信念迅速融入到居委会这个集体队伍中,融入到火热的创业实践中,在“摸、爬、滚、打”的磨练中尝尽了“酸、甜、苦、辣。”
张圩居委会,过去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是全镇有名的后进村。为了掌握村情,吃透民情,张南溪一到居委会,便扑下身子,开展走访调查。在村庄和田间经常能看到他拿着本子和笔,一边和农户谈着一边记着,时间长了,大家都叫他“张大学”,这句亲切的话语不仅让他感受到村民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更让他感到亲情一般的温暖。
“既然选择了农村,不仅是因为我向往着这块养育我们的希望田野,而且我挚爱着情同父母的乡亲”,这是张南溪日记中的一句话。仅用半年时间,他不仅对居委会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对特困户、残疾人、五保户的情况也掌握得非常详细,并且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用浓浓的亲情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
姜滩组姜巧明家生活困难,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奶奶已经80多岁,一家3口无生活收入来源,而她又正值初三备考关键时期。中考前,张南溪多次去学校看望姜巧明,并积极协调学校给予其减免学费,当他得知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伙食和学习时间考前一个月要集中在校吃饭,而食堂属于私人承包又无法减免伙食费时,便自己拿出200元钱给她交上。如今姜巧明已经顺利考上了高中,每逢传统节日,张南溪都会来到她家看望,送给一些生活费和必需品,并承诺一直要帮姜巧明考上大学。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如何大显身手,引领创业,带领群众致富,一直是张南溪做村官后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一方面自己带头创业,做好示范;另一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村民发展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