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女,天津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02级学生,现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孙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约好的地点,刘俊骑着蓝色单车,准时来到我们等候的地方。爽朗的声音,亲切而且干脆;成熟的打扮,干练而不失优雅。这是工作了将近一年的刘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沿着刘俊上班的路,我们边走边聊。她显得很兴奋,不停地给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夏天的时候这一路可漂亮了,浓绿的树木,青翠的小草,鲜艳的花朵,还有蓝天白云。你们今天来得不巧,平时还会看到鸽阵,我以前都拍过,存在电脑里,到办公室让你们看一下。”
刘俊的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台电脑,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两边的墙壁上挂着诗词版画,左侧是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右侧是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文雅大气。就在这间办公室里,刘俊细数着她工作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刘支书助理:黄村镇优秀“村官”
谈起自己当“村官”,刘俊说是完全出乎意料。
“当时是我哥哥告诉我这个消息的,然后我就报名参加了,很幸运进入了第一轮面试,由于我的性格是典型的‘人来疯’,见到陌生人不怯阵,面试的时候,我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属于典型的实话实说,最后我的总分为90分,在我们学校是第二名,真是出乎意料。”
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刘俊优异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她的大学四年格外丰富:班级党支部副书记,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艺术团话剧队队长……这些经历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也增长了才干,为她顺利通过“村官”面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是这么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结果,让刘俊踏上了“村官”之路。
翻开刘俊的工作日志,扉页正中央赫然写着“思而后行,行而必专,专而必胜。”12个字。字体潇洒俊逸,刚劲有力。这便是踏上工作岗位后刘俊对自己的要求。
2006年7月,刘俊正式走马上阵,开始了孙村村支书助理的工作。作为支书助理,刘俊认认真真地做着每次会议的工作记录,协调组织着村里大大小小各项活动,帮助镇农业发展办公室调查村里的农业信息,为村民的工、农业生产找出路……此外,利用闲暇,刘俊还为孙村做了个博客,介绍村里的各种信息,成了外面了解孙村的另一个窗口。
刚到孙村,一切对刘俊来说都是新的,环境、民俗、岗位。融入这片土地,最重要的便是与村民沟通。这些都难不倒刘俊,因为她有一套制胜法宝:实心实意待人,认认真真做事。
聪明稳重的刘俊,通过自己的行动,很快得到村民的喜欢和信任。
到孙村工作的第三个月,恰逢孙村所在黄村镇一年一度的秧歌大赛。刘俊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与村民接触的机会,从采集比赛图片到积极鼓励队员比赛,忙得不亦乐乎。细心的她思考与村民顺利沟通的方法,那就是找准切入点,首先让村民接纳你,彼此建立信任和尊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孙村取得了黄村镇秧歌大赛二等奖,队员们非常高兴,回来的路上她们热情邀请刘俊加入她们的队伍,刘俊欣然接受。
“这种比赛很好,特别能增强村民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刘俊笑着说。但她认为更具有收获意义的,是她在工作活动中有所悟。刘俊认为,一个人要不断完善关键一点就是要学会思考和学习。来到基层以后,她一直不断调整着自己,从心态到行动。现在她已经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并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力争在岗位上有所为。
说起孙村的村民,刘俊的眼中满是尊敬。她感慨说:“现在的村民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北京郊区。在孙村,村民们口中不是东家长西家短,而是电视上的法律事件、人民权益、国家制度等这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东西。农村并不死气沉沉,她正在散发着自己的朝气。”也许,只要你心怀热情,就会发现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可爱。
作为一名“村官”,最大的责任莫过于让村民富裕。有空的时候,刘俊会去村里搜集村民的蔬菜信息和采购信息,把搜集到的信息交到镇上,发到网上,帮助村民销售和引资。然而,并不是所有村民都会理解,人本能的戒心让他们对这么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还不是很信任。聪明的刘俊一下子就猜出村民的顾忌,她用自己的微笑和恰当的交流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让农民喜欢你,相信你是十分重要的。”她用行动认真地诠释着对农村工作的热情。
付出就有回报。刘俊的认真工作得到了村民以及领导的一致认可,工作三个月后,刘俊从30多名“村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黄村镇优秀“村官”。并多次作为“村官”代表在区镇级重要会议上发言。对于这些成绩,刘俊最感激的还是母校中青院的培养,她说:“来这儿的‘村官’有北师大的研究生也有北京的专科院校的学生,而我们中青院学生的工作能力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