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大埔红军小学拍摄中

孩子们在用心书写长卷向党的90周年献礼
中国共青团网讯 (记者 祁艳 报道)《红军小学风采录》(曾用名:红星闪闪)摄制自去年10月份启动以来,已经先后奔赴湖北、福建、山东、江苏、河北、江西、广东7个省,广州、南京两个城市,对20所学校进行了深入采访,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红军小学的学生们在体验井冈山当年红军的红米饭、南瓜汤
《红军小学风采录》是以反映红军小学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十集纪实片,将作为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片在央视播出。该片将揭示红军小学的发起和发展,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红军后代和社会爱心人士感恩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在改善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条件,传承红军精神中的典范业绩;总结红军小学创新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成果,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红色教育提供新鲜经验。

中央电视台《红星闪闪》摄制组在江苏楚州周恩来红军小学拍摄中

中央电视台《红星闪闪》摄制组在山东沂南红嫂纪念馆采访革命老人红嫂李桂芳
《红军小学风采录》拍摄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李肇星,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个体监察司原司长胡修干,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等领导亲自参加红军小学的建设活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秘书长、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强亲自带领摄制组前往各个革命老区进行拍摄,总导演陈舒平也亲临现场指导,保证了拍摄顺利进行。
《红军小学风采录》摄制组在第一阶段中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抢救性的完成了老一代英雄模范进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实拍摄。老一代英雄模范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人,在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正在离我们而去。《红军小学风采录》摄制组在革命老区抢救性的拍摄了大量英雄模范亲临现场教育青少年的场景。如:曾在孟良崮战役中带领32名妇女跳到河中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的李桂芳奶奶,给孩子们讲述架火线桥的故事;沂蒙六姐妹中至今还健在的伊淑英、冀贞兰奶奶,被聘为以她们名誉命名的“六姐妹红军小学”辅导员;早年就参加革命的党史专家、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顾问毛秉华爷爷,给“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小学”学生讲革命故事等。
二是展示了红军小学依靠当地红色资源,以多种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如“贺炳炎红军小学”设立了贺炳炎将军事迹展室,并且编写了教材;“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以重走长征路的方式教育问题少年;“红军小学建设工程沂南双语学校”以及“换于红军小学”让学生模仿当年支前模范,推独轮车、推碾子、架火线桥等;“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小学”的学生亲手做红米饭南瓜汤;“叶挺红军小学”朗诵叶挺所作“囚歌”并在将军林种树;“周恩来红军小学”的学生在周恩来的塑像前进行庄严地入队宣誓;“耀帮红军小学”则组织百名学生铺开象征建党九十周年的九十米长卷,挥毫泼墨,画出“红军小学孩子心向党”的动人画卷。
三是遵照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关于“近期开展的捐建‘希望工程红军小学’工作已有一个好的开端,望继续努力,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的重要批示,为红军小学做实事。在山东沂蒙地区红军小学的拍摄中,方强副理事长发现由于天气冷,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有些学生的手冻裂了,非常心疼,马上联系沂南县教育体育局,在教室里安装了空调,给同学们买了暖手宝。今年云贵地区出现冻雨天气,一些学生缺少过冬的棉衣,还有一些学校没有电脑,无法开展电化教育,方强率领摄制组采取一边拍摄一边帮助困难学校和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帮助下,为革命老区的红军小学筹集了3000件羽绒服,500台电脑。在拍摄中,摄制组始终坚持深入学校、深入学生家中,深入学生的生活,拍摄了一个个鲜活的典型。
据悉,主题内容的拍摄已经完成,下一步将针对一些典型事例进一步深入挖掘,并且将到条件更艰苦、拍摄难度更大的4000米以上的高原——云南“香格里拉红军小学”等地区拍摄。全部拍摄工作可望在今年3月份完成。可以预期:十集《红军小学风采录》将是取材生动、内容翔实,并且是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的经典之作,是献给建党九十周年的一份厚礼。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