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寿阳东北的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峻、林幽、石奇、泉清,是晋国义士程婴藏孤之地,“中华第一大居士”、“华严三圣创立者”李通玄修行之所。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山龙泉寺初建于唐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艺术家和医药学家傅山在此出家为道,龙泉寺与寿阳最大的湿地龙栖湖遥相呼应,寿阳县拟投资50亿元,把龙栖湖一带打造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国一流养老基地。灵芝公园是寿阳县为纪念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投资5300万元,建造的第一个集娱乐、健身、休憩、观赏、生态等多个主题综合性公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爱社”傩舞,借助于“鬼”傩的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表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神鬼崇拜中的一种“鬼”图腾和中华民族勇于斗争、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精神,仅流传于寿阳县平头镇韩沟一带,被专家称为民俗活化石。除“爱社”傩舞外,寿阳县还分布着大竹马、背棍、铁钗、剪纸等60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间武术形式,是古老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之乡。
在寿阳这块地杰人灵的土地上,双凤朝阳、寿水清波、芹泉晓月、方山云雾等神奇胜景灿若星辰,赵简子墓、韩愈夜宿太安驿、李白题诗蓝芾洞等名人轶事蔚为大观。
寿阳县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文化名县”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实施,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一是整合旅游资源。推出了“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祁氏故居旅游区——灵芝公园——老家特产超市”寿阳精品线路一日游,并将五峰山——龙栖湖——鹿泉山寿星文化休闲度假区纳入精品线路二日游序列。二是开发长寿食品。利用全县坡多地广、四季分明、富含矿物质的有利条件,培育发展起了茴子白、菜豆角、马铃薯、西葫芦等旱地蔬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旱垣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蔬菜专供基地;依托山西省优质杂粮基地县的优势,发展起了小米、荞麦、大豆等优质杂粮,开发出了豆腐干、油柿子、红烧饼、茶食、扁豆面凉粉、头脑等数十种风味食品。三是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好”字为先,推动产业向绿色转型。按照“传统产业升级次、地面产业增活力、潜力产业长后劲”的原则,推动煤炭主导产业向绿色转型;坚持“绿”字为要,推动环境向绿色转型。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扎实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在山西省首家建立碳汇造林示范基地,投资3.3亿元,铺开“环城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双十万亩经济林”4大造林工程,全力建设绿色寿阳,生态寿阳;坚持“民”字为本,推动社会向绿色转型。全县新增财力80%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投入占到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率先在山西省实现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成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 |